福建創先爭優活動群眾滿意率達99.2%
“像我這樣的殘疾人,以前要辦什么事,經常是坐在家里干著急。現在只需一個電話,太方便了。”1月15日,拿到醫療保險單的福建長汀縣汀州鎮新民社區居民李美紅說。
李美紅是一級肢體殘疾人,幾天前想辦理醫療保險續保業務,因為要到農業銀行繳費,就給社區便民代辦服務中心打電話,網格管理員立即趕到她家中,收集好相關材料,沒幾天便代辦成功。
“過去社區居民要辦事,往往得跑幾個部門,有時還不知找哪個部門,耗費精力不說,還常常誤事。”汀州鎮黨委書記陳其民說,針對這一問題,新民社區建立了社區便民代辦服務中心,變群眾向上跑為干部向下跑,變分散辦事為集中辦事,變被動受理為主動服務。同時,根據地理位置、人口、居民類型劃分為6個網格,并把網格搬進電腦,建立數據臺賬,提高辦事效率。
長汀的社區居民事務代辦制,是福建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生動反映。2010年4月以來,福建在全省8.9萬個基層黨組織、189.9萬名黨員中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群眾辦實事150多萬件,活動滿意率達99.2%。
今年以來,福建按照中央要求,把創先爭優活動與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要求結合起來,把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作為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著力點,使這項工作常態化長效化,推動廣大黨員干部在履職盡責、愛崗敬業上爭先進、比作為。
改進作風,創先爭優,貴在服務群眾、民生為本。活動開展以來,全省縣以上黨政干部下基層80多萬人次,走訪群眾56萬人次,解決突出問題13.6萬多個,結對幫扶生活困難黨員和群眾83.4萬人。
改進作風,創先爭優,堅持創在平時、爭在本職。“把正在干的事情干得更好”,創先爭優趨向崗位化、日常化。在基層黨組織中實行“目標管理”、“星級管理”,在黨員中實行“設崗定責”、“積分制”考評,全省共設立7.6萬個黨員先鋒崗、示范崗,95.2萬名黨員主動領崗。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普遍開展3輪公開承諾,覆蓋全省98.4%的基層黨組織和99.1%的黨員。
改進作風,創先爭優,尊重首創精神、突出實效。古田縣平湖鎮設立“百姓問題排解團”,在鄉鎮配套“受理排解點”,在建制村建“巡回排解點”,在邊遠自然村設“干群聯系服務點”,讓每個百姓遇到困難都有地方尋找幫助;武平縣開展“干群談心說事”,利用村級“談心說事室”開通老百姓敢于說真話、說實事的“綠色通道”,讓群眾說出心里話,使群眾的合理訴求得到較好回應,矛盾、問題在基層一線得到較好解決……
福建要求每個黨支部至少建立一項務實管用的制度,把好做法、好經驗總結升華為長效之策。在農村,推行“168”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機制,全省有96.3%的建制村實施;在社區,推行“135”社區黨建工作模式,構建城市基層區域化黨建格局;在非公企業,創新“五化、五雙、五引領”為主的“三五”工作法,充分發揮黨組織在職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對企業發展的政治引領作用;在流動黨員中,創新“雙向管理”經驗,共建立駐外黨組織448個,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為7.6萬名外出流動黨員建立了一個個溫暖的“紅色驛站”。(記者鐘自煒)
實習編輯: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