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航飛機座位號大變臉
廈航飛機座位號大變臉
原有的DEF改為JKL,經濟艙第一排從41起算
12月27日,廈航對所有飛機的客艙座位號實現統一升級改造,旅客在乘坐廈航飛機時,將會在登機牌上發現“42J、55K、60L”這些全新的座位號。
升級改造后的座位標識規則為:P艙(尊享頭等艙)標識1-10排;F艙(頭等艙)/J艙(公務艙)標識11-30排;31-40排為可能執行的W艙(豪華經濟艙)預留;Y艙(經濟艙)標識自41排起;座位每排的標識為左側ABC、右側JKL、中間DEFGH,可確保靠窗為A/L,過道為C/D/H/J,由于英文I與數字1極為相像,為防止給旅客帶來困擾,不采用I標識。
在此之前,廈航飛機的座位排數為數字1.2.3…順序排列,每排座位標號按英文順序A.B.C…從左至右排列,若機型發生變更,離港系統將盡量保持旅客原座位號碼不變,以此盡量減少旅客變更座位。由于不同機型之間座位艙位、排數定義未進行統一規劃,導致產生大量旅客座位的不匹配。
以廈航737-800飛機改757尊享頭等艙飛機為例,原737-800飛機的第3排為經濟艙第一排。機型變更后,第3排座位變更為頭等艙座位,經濟艙第1排變更為標號為6的排數。若原機型6排之后坐滿旅客,將會導致原來3-5排的旅客無法繼續坐在經濟艙前排。在2014年引進雙通道寬體客機波音787后,此現象將更為嚴重,旅客喜好的前排、靠窗或過道座位將難以保障。
更為重要的是,若人工介入調整旅客的座位,旅客登機牌需進行更換并須逐一告知,此項操作耗費時間長且風險大,將對航班正常運行與保障產生影響。
廈航完成此次升級改造后,實現了所有機型座位號的統一編排,不同艙位的座位號固定在不同范圍,且實現了靠窗、過道座位號的一致,從而有效避免了機型更換帶來的旅客座位不匹配。
統一多機型艙位、座位分布和標識,還將大大方便國內外旅客按統一編排的座位號選擇座位,減少中轉時間,實現快捷中轉,這是廈航與國際航空市場接軌的重要舉措。
(通訊員 邱大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