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上半年港口吞吐量超5000萬噸 全年可超億噸
來自市港口管理局的消息,今年1月至6月,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累計完成5002.15萬噸,同比增長8.23%,預計全年可實現億噸大港目標。
多方拓展新增長點 貨物吞吐量創歷史同期新高
石湖作業區4#泊位,一個相當于兩個集裝箱標準箱的糧食專用柜,被橋吊自船上緩緩吊起,放置在自卸車上。約5分鐘后,這個貨柜就被運輸到港區貨運站糧食倉庫,通過自卸和自動傳輸帶設備,貨柜內來自遼寧營口的玉米快速進倉,并將從這里打包,發往全市各地。
“糧食業務已經實現了常態化運營,正在成為石湖作業區繼集裝箱、荒料石之后的第三大主業。”泉州太平洋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湖南介紹。
受全球金融危機延續影響,全球航運業受到嚴重沖擊,同樣也給我市港口生產造成了很大影響。但是,危中尋機,泉州各港口碼頭和航運企業不斷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和多元化發展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石湖作業區新拓展的糧食業務正是其中典型。
放眼全市范圍,這樣的案例并非唯一。在晉江,“港”的理解注入了創新內涵。正式運營半年多來,晉江陸地港目前已入駐企業32家,并與晉江地區40多家貿易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成長為全新增長點的態勢已然顯現。
創新的舉措和思路,讓泉州港口繼續書寫佳績。今年上半年,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累計完成5002.15萬噸,是年度計劃的48.33%,創下了歷史同期新高。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1095.77萬噸,同比增長11.28%;集裝箱累計完成80.58萬標箱,同比增長7.08%,在不景氣的年份中,相比國內地區其他港口,增幅難能可貴。
積極為產業發展形成配套 港航基礎設施完成投資逾8億元
要加強產業、港口、城市聯動發展,堅持以產業為支撐,以港口為龍頭, 以城市為載體,推動泉州大發展、大進步——這是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發展努力方向。在此指引下,全市港口碼頭同樣在行動——
在泉州臺商投資區,正如火如荼鋪開建設的秀涂作業區,未來將給身后的這片產業熱土提供堅強有力的物資集散支撐。即將開工的16#泊位,將為玖龍紙業等一批重點項目提供服務。
在石獅,鴻山熱電廠的建成投用,取代了林立小鍋爐,實現了片區集中供熱、熱電聯產,引領節能減排的風潮,而在其幕后,10萬噸級的熱電廠煤碼頭功不可沒。
同樣在石獅,為了給轄區內各專業市場提供更為完善的現代物流服務,華錦通用碼頭兩個5000噸級泊位已經竣工投產,即將投產的3.5萬噸級多用途泊位,將進一步凸顯碼頭的經濟效益。
“全市集裝箱設計吞吐能力123.6萬標箱,2011年實現吞吐156萬標箱,今年預計完成168萬標箱,已經超負荷運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華錦多用途碼頭的投用,有望緩解生產壓力,提升持續發展能力。”市港口管理局局長蔣少懷告訴記者。
據了解,包括華錦碼頭、石湖作業區4#泊位、圍頭灣口10萬噸級航道工程等在內,2012年,全市港口在建水運工程15個,計劃完成投資16.38億元。1月至6月,累計完成投資8.39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51.22%。
百萬重獎鼓勵航運發展 2條新開國際航線助力泉州走出去
港口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而外貿航線和吞吐量又是港口經濟的重要衡量標準。
今年年初,隨著晉江圍頭—菲律賓馬尼拉航線和石湖作業區—韓國日本航線開通,泉州再添兩條外貿進出口集裝箱通道。“這兩條航線的開通,不僅有利于增加泉州的港口發展空間,還大大降低了泉州進出口企業的物流成本”。泉州鑫泉國際船務代理公司魏建家總經理介紹說,以晉江圍頭—馬尼拉航線為例,泉州企業與東南亞之間的貿易,從這里進出貨物,相比從廈門港進出,每標箱能節省兩三百元的運輸成本。
記者了解到,為推動航運業特別是國際航線健康持續發展,市政府今年專門出臺了《關于鼓勵航運業規模發展的若干意見》,從稅收、財政、人才、信貸、保險等方面提出諸多扶持舉措。值得一提的是,全市航運企業自主開辟以泉州港為出發港的國際航線并持續經營2年以上的,每開辟一條國際航線,將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
據港口部門統計,上半年,落實市政府關于扶持港口發展的各項優惠措施,全市僅支付外貿集裝箱代理專項扶持資金就達14.8萬元。政策給力,企業發展有動力。在山東威海,14艘掛著“泉州籍”標志的萬噸級集裝箱船舶,正在加緊建造之中,將于8月份交付使用,完成首航亮相。“通過運力更新,發展科技含量高、節約能源的船型,更能適應港口發展。”這些船舶的委托建造方——安盛船務有限公司負責人紀世賢表示,政府扶持政策給了企業發展動力,企業根據自身實力,在低谷期適時發展,就能在市場復蘇時搶得先機。
相關報道>>>
泉州港口吞吐量今年將超億噸
日前,泉州市召開的全市海洋經濟發展座談會上透露,“十二五”期間,泉州市港口物流業發展目標是實現貨物吞吐量和碼頭通過能力雙超1.4億噸。昨日記者從泉州市港口管理局獲悉,其實按照計劃,今年我市港口貨物吞吐量已經確定沖刺“億噸大港”的目標——計劃完成1.035億噸。
年底沖刺“億噸大港”
據介紹,今年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計劃完成1.035億噸,其中集裝箱計劃完成168萬標箱。截止到6月,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累計完成5002.1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8.23%,完成年度計劃的48.33%。集裝箱累計完成80.58萬標箱,同比增長7.08%,完成年度計劃的47.96%。從這樣的一組數據可看出,以目前泉州港口貨物吞吐量5000多萬噸的量,年底可順利邁進“億噸大港”行列。在我市港口生產保持較快發展中,還有一個可喜的數據——對臺貨運量大幅增長。上半年,泉州對臺貨運累計完成吞吐量47.53萬噸,同比增長37.48%,其中,對臺集裝箱貨運量完成12795標箱,同比增長20.67%。
一批基礎設施在建或將投用
今年全市港口水運工程建設計劃完成投資16.38億元,目前在建水運工程15個,前6個月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51.22%。據介紹,下半年將集中力量加快一批大型深水泊位建設,重點抓好石湖作業區5#-6#泊位工程、泉州灣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的前期工作,并動工建設秀涂作業區16#泊位、石湖作業區5#泊位;推進石湖作業區4#泊位后方堆場和深滬堆場擴建工程,盡早完工并交付使用;石獅華錦1#泊位工程已經建好,即將投產使用;爭取完成秀涂“人工島”起步區工程。
發展港口物流龍頭企業
“十二五”期間,要重點建設秀涂、石湖和石井物流園區。要培育發展港口物流龍頭企業,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港口物流公司。泉州市港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發展港口生產中,要大力發展港口現代物流。該人士表示,依托泉州港建設區域性物流中心,構建以港口為龍頭的物流服務網絡,加強港口物流園區、貨運場站及物流通道的建設與銜接,發展集裝箱、大宗貨物專業化物流,繼續推進無水港建設。
百萬元重獎鼓勵航運發展
為推動航運業特別是國際航線健康持續發展,今年市政府專門出臺《關于鼓勵航運業規模發展的若干意見》,從稅收、財政、人才、信貸、保險等方面給予諸多扶持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全市航運企業自主開辟以泉州港為出發港的國際航線并持續經營2年以上的,每開辟一條國際航線,將一次性獎勵100萬元。
來源:東南早報 實習編輯:彭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