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廣東高考語文疑似泄題事件前晚水落石出。省教育考試院對外通報:經(jīng)查實,這是一起不法人員利用手機進行考試作弊的行為,不存在語文試題泄密。通報見報后,仍有很多讀者和網(wǎng)友致電本報,對考生陳某某作弊的許多細節(jié)提出疑問。昨日,南方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省教育考試院副院長黃友文。
疑團一
陳某某怎樣將手機帶進考場?
監(jiān)考人員不夠嚴謹
南方日報:作弊考生陳某某是怎樣將手機帶進考場的?
黃友文:我們在通報里說得很清楚了,據(jù)陳某某交待,7日上午語文考試時,他私藏手機逃過監(jiān)考人員檢查,夾帶手機進入試室。
更確切地說,7日那天上午,在高考語文考試前,陳某某把手機藏在一個不銹鋼杯里。在進考場安檢時,金屬探測儀發(fā)出響聲,檢查員以為里面是水,于是判斷不銹鋼杯引發(fā)響聲是正常的,沒有進一步打開查看,就給他混進去了,所以我們說是“私藏”、“逃過”。
金屬探測儀是今年第一次在全省使用,監(jiān)考老師在判斷報警信號時,掌握的寬嚴度不一。
該事件造成的后果,反映出我省個別考場的個別老師在工作上做得不細膩,才讓作弊考生給逃過去了。我們將在以后工作中進一步完善,進一步加強組織管理和對監(jiān)考老師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