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解讀
熱點1
不限公務車如何規范管理?
公務車管理辦法三季度可望出臺
“公務車2015年不再新增”被刪之后,具體將采取哪些措施規范公務車管理?方案中并未提到。市交委副主任黃少新稱,方案30條,每一條都有另外的細化措施。針對公務車管理問題,廣州已成立了廣州市公務用車問題專項治理工作聯席會議領導機構,負責組織指導和協調督促全市公務用車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同時積極探索試行如加裝GPS、公務用車公示等措施進一步加大對公務車的管理力度。
據悉,廣州今年將建立公車運行情況的定期公示制度。屆時,每輛公務用車的里程和各種費用,違規使用公務用車的次數、里程和處理情況都將公開。公示范圍則將從用車單位領導班子逐步向中層干部、全體干部擴展。
另外,貨幣化交通補貼和GPS監控兩種公車管理模式,已分別在天河、黃埔進行試點。目前看來,貨幣補貼存在標準難定,不同工作崗位交通需求不一等問題。而黃埔區的GPS監控,則使300多輛公務用車的使用費用節省了24%,取得了一定效果。據透露,市紀委組織制定了《廣州市加強黨政機關公務用車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現正在廣泛征求意見,預計今年三季度可出臺。
熱點2
“增加機動車使用成本”為何被刪?
實施差別化收費 更利于緩解擁堵
昨日發布的定稿中,用經濟手段調節中心城區的交通流量仍是治堵重要一招,但細節有變,提高停車費總水平的說法被刪,取而代之的是將實行差別化的停車收費價格標準。
原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適時適度提高停車收費標準總水平,增加機動車使用成本”。昨日定稿則未見此句,其重點提出,明年開始,將進一步推進停車收費標準的“差別化”政策,以提高停車位的使用效率。另外,對于住宅配套停車場,也將研究試行按區域、級別實行差別性價格政策的可行性。為此,昨日定稿還提出,廣州將適時調整收費區域的級別劃分,并加強和規范對占用道路停車經營的管理。
據市交委副主任黃少新介紹,這也是參考了其他城市的經驗。從北京的治堵經驗來看,停車場收費標準的調整對于緩堵成效明顯。而廣州市現行的三類地區停車場收費標準,由于珠江新城CBD等新興經濟繁榮區域的崛起,已不能適應形勢需要,亟需調整。
熱點3
交通擁堵費是否不征了?
只做方案論證 以備未來之需
對于市民關心的“擁堵費”問題,在《措施》中沒有明確提出征收,取而代之是“經濟杠桿”的籠統說法,將對在廣州市部分重點道路交通擁堵區域運用經濟杠桿調節交通流量的可行性進行研究和論證,研究提出符合廣州交通運行實際的經濟調節措施,對可能面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擇機實施。
對此,黃少新解讀:經濟杠桿是調節交通流量的一種有效手段,包括征收擁堵費、提高停車收費標準等措施,新加坡、倫敦、斯德哥爾摩等地運用這些手段調節中心城區交通流量,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廣州應提前研究和論證運用這些手段的可行性,為將來確實需要實施時做好相關準備。
市交委發展規劃處處長沈穎表示,目前還在進行方案的研究論證,以“應對將來可能的需要”。收取擁堵費之前,首先要解決三大問題:第一,要有相應的行政法規文件的支撐,相應的報批程序,根據目前的規定還要依法報批省政府批準;第二,擁堵費要采取信息化不停車的收費方式,以免因為收費造成新的交通擁堵;第三,還要明確收費所得資金的使用用途。她說,目前國外通行的做法是,擁堵費的資金所得用于改善道路交通,尤其是用于提高公共交通系統服務水平以及道路改善建設方面。
來源:羊城晚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