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周三(5月16日)凌晨,美聯儲(FED)公布了4月25日的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紀要全文。有意思的是,市場在解讀“多位”美聯儲成員提及的新一輪量化寬松預期時出現了分歧,部分海外機構認為QE預期再現。不過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券商分析師多數認為,從目前的美國經濟數據來看,仍難覓QE的蹤影。
外患與內憂并存
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認為目前美國經濟繼續溫和擴張仍然是主基調。此外,幾乎所有委員表示,目前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將逐步降低,但是多數與會人士預計將需5~6年的時間彌補失業率缺口。
約半數的FOMC委員認為,美國經濟存在下行風險,并將接近于零的利率保持至2014年年底。其中,歐洲銀行業危機和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被認為是當下全球市場緊張的根源。此外,因美國國會在財政預算案上無法達成一致而造成的財政緊縮,則可能是美國經濟復蘇過程中的風險因素。
周三(會議紀要發布前)美國商務部公布,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后,4月份新屋開工數環比增長2.6%,折合年率為71.7萬套,和去年同期相比,美國4月新屋開工大幅上揚了近30%,并超過此前預計的68.5萬套中值。即便如此,與會者對房地產市場仍顯謹慎,認為這一市場依舊低迷。
在談到目前美國國內的通脹時,美聯儲認為目前通脹在輕微上揚,不過未來受到高油價的沖擊,仍然存在上行風險,但從中長期來看,總體通脹可控。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FOMC會議后的幾天,受大幅低于市場預期的非農就業數據沖擊,國際油價開始大幅下行,目前美油在每桶93美元附近企穩,較四月底下跌近9%。
支持QE3人數增加
事實上,全球投資者,特別是商品投資者更關注的還是今年6月在扭轉操作(OT)到期后,是否還會出現第三輪量化寬松(QE3)?
從美聯儲委員內部討論來看,支持新一輪寬松的成員在增加。這次有“幾個”美聯儲成員表示,經濟增長勢頭一旦出現放緩,或者風險因素增加,就需要采取更多的寬松措施來維持經濟復蘇的平穩持續進行。而上次持該觀點的成員僅兩人。
盡管如此,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某券商分析師表示,比較從首輪QE到其后的OT推出的時間點,美國國內的股市狀況、通脹率、失業率、房屋銷售等指標,以及外圍歐債危機所處的節點,在目前房地產市場出現明顯向好的勢頭之下,幾乎沒有指標能支撐美聯儲在今年6月OT2到期后推出新一輪QE。如果經濟出現下行跡象,頂多再推沖銷版的QE或者OT3。
東方證券宏觀分析師王國兵認為:“美國經濟狀況短期繼續向好,不確定性因素在于歐債危機繼續演變和美國國內財政緊縮政策,因此中長期存在隱憂。而油價下行減緩了通脹壓力,能給美聯儲更大的操作空間,不能排除新一輪量化寬松。”(張雨)
來源:解放網 編輯:張少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