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11月2日電(汪軍 林琳)一個五彩斑斕名為花炮的圓餅隨著裁判員一聲哨響被高高拋在空中,等待它下落的是賽場中央圍成一個大圓的16名運動員,對陣雙方奮力爭搶,隊友奔跑傳接球,進攻防守阻擋抱摔,瞄準目標投炮進花籃……
這是生活在中國西南邊疆地區的廣西少數民族的一項體育運動——搶花炮。持花炮者可抱著花炮向前進,被防守方擒抱倒地時須立刻放開花炮,這些比賽規則類似橄欖球規則,因此被稱為“東方橄欖球”。搶花炮源自壯族、侗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運動,在廣西這一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區普遍流行。
該項目在廣西目前激戰正酣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含金量”很高。“雖然運動會有12個項目,但各地代表團都希望能拿到這個項目的金牌?!睆V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代表團花炮教練龍光敏說,由于這項運動能展示男子的野性、陽剛、勇猛和靈巧,所以大家爭相PK。
“大家站成一排,伸出手指檢查指甲”,裁判員在來賓隊和崇左隊的比賽開始前逐一檢查運動員指甲。這是為了避免在比賽過程中雙方隊員由于激烈拼搶導致受傷。
來自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大三學生伍威文,在這次花炮比賽中代表來賓市出戰。身披4號戰袍的他在賽場上身輕如燕,來回穿梭,加速抱摔,減速阻擋。伍威文時而撕破對方防守將花炮投進花籃,時而送給隊友妙傳讓教練布置的戰術行云流水。半場戰罷,伍威文同隊友將對方打成12:0。
“搶花炮的感覺就是猛烈,這是一種力量的對抗,通過頻繁的身體接觸,讓人感受力量和靈巧的結合。”柳州市花炮隊主教練譚毅謀說。在執哨本次運動會花炮項目的副裁判長曾忠文看來,花炮這項運動既體現男子漢力量的勇猛,又體現身體的靈巧,比賽過程較為激烈,允許抱摔,身體沖撞多,而這恰恰可以PK出男子的野性。
長期從事民族體育研究的曾忠文說,搶花炮最初是少數民族逢年過節的一種祭祀方式,放在發射器上的花炮點燃后發射至高空等待爭搶,按照民間傳統只燃放三炮,搶得頭炮者寓意來年萬事如意。搶花炮既能祭祀神靈又寄托著人們的美好愿望,且有很強的娛樂觀賞價值,因此長盛不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