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對于“暴力”教育的話題引起了本報讀者群的討論——
孩子6歲之前可輕打?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胡玲玲 關海芳
核心提示
在暴力教育的問題上,家長們是如何看待的?昨日,記者采訪了多個年齡段的家長。在50后、60后讀者的觀念里,他們確實打過不聽話的小孩,但并非暴打;而不少80后、90后的家長覺得昨日本報報道的個例(《他們“收拾”了女兒10年》)是非常極端的,應該也很少見,雖然他們這兩代人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挨過父母打,但大家都覺得,挨打是因為自己犯了錯,且被打得并不厲害。對自己的孩子,很多家長認為,有時候輕打是可以的,但打孩子不要超過6歲。
打不打孩子?家長這樣認為——
打孩子有贊有彈
問:您覺得該不該打孩子?
本報家長學校群80后家長“莫愁”:我也打過自己的孩子,打也是一種懲罰手段,但不是什么錯都打,看情況而定。當然,能講道理的肯定首選。
“若浦”:我跟孩子是朋友,你會打朋友嗎?
網友“@伊秀嫣然@”:我見過很多被體罰的孩子,他們性格非常不好,對家人沒有什么好感,不懂感恩。
50后家長梁先生:在我們那個年代,孩子不聽話打幾下很正常,但畢竟是自己的孩子,最多打打屁股或手什么的。
問:您什么時候會打孩子?
“莫愁”:無理取鬧,講理不通,不依不饒的時候。
“紫水晶”:平時都要以講道理為主。如果孩子犯了很嚴重的錯誤才打,打是讓孩子覺得這個錯誤很嚴重,不能再犯,當然不能經常打。
90后唐先生:我的孩子還很小,很可愛。愛都來不及,以后我應該都不會打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