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國家發展戰略規劃在廣西全覆蓋
——自治區政協以重點提案促廣西發展紀實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蔣 秋
《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進入實施階段,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已進入國務院審批程序……
2014年,廣西可謂好事連連,多項事關廣西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上升或即將上升為國家戰略,為加快廣西騰躍助力添翼。
在這背后,是自治區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的不懈努力。
2012年以來,廣西已連續三年,每年都有一件事關廣西發展全局的重要提案列入全國政協重點督辦調研提案,在全國各省區市政協中是唯一的,這是我區政協工作歷史性的重大突破。特別是2014年,自治區政協在積極助推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實施“雙核驅動、三區統籌”發展戰略,實現國家發展戰略規劃在廣西全覆蓋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上下聯動 加快推進西江經濟帶建設
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對于促進兩廣及云貴乃至港澳經濟一體化,探索跨省區流域經濟合作發展新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自治區政協持續通過深入調研、廣開言路、提出提案等方式,不遺余力為珠江-西江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鼓與呼。
2013年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期間,自治區政協主席陳際瓦聯合6名住桂全國政協委員提交了《關于加快推進西江經濟帶建設的建議》提案,被全國政協從5400多件提案中,選定為當年重點督辦調研的5件提案之一。會后,自治區政協組織力量開展專題調研,形成了《關于加快推進西江經濟帶建設的調研報告》。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批示政府分管領導和自治區發改委,要求在起草規劃時認真研究吸收政協調研報告的意見和建議。
當年8月,全國政協副主席馬飚帶領全國政協調研組和國家相關部委到兩廣進行重點提案督辦調研。
2014年4-5月,自治區政協組織5個專題調研組,分別就推進珠江-西江經濟帶城市群建設、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產業布局、水運通道建設、完善合作機制等開展全方位的專題調研,形成調研報告。
4月22-23日,自治區政協召開十一屆七次常委會議,圍繞“加快西江經濟帶水運通道建設”問題建言獻策,提出了加快完善西江經濟帶水運通道規劃、加快建設西江經濟帶綠色“水上高速公路”、加快提升西江經濟帶水運通道綜合運輸能力、加快促進西江經濟帶產業與城鎮互融發展等意見和建議。
在全國政協的大力推動下,2014年7月,國家批準實施《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標志著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
同月,自治區印發《關于西江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的實施方案》并啟動實施,計劃實施12大類166個項目,總投資逾6300億元。
8月25日,自治區政協召開“推進實施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專題協商座談會,自治區主席陳武出席會議并講話。10多位委員和代表發言,7個核心市的市長參加會議。委員們提出的創新城市發展模式、推進城市群建設一體化、劃定生態紅線區、設立經濟帶產業發展資金、建立航運綜合協調管理機制等意見建議,被自治區《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廣西實施意見》采納,有力推動了西江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
11月15日,西江黃金水道標志性工程——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全面開工建設,投資額達300億元。
12月4-5日,陳際瓦分別到貴港市、梧州市調研,先后考察了貴港市覃塘產業園區永泰碼頭、東湖整治工程以及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進一步推進《規劃》的具體實施。
立足全局 為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出力
加快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事關我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老區各族人民福祉。2014年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期間,陳際瓦聯合住桂黔滇三省區41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向大會提交了《關于盡快出臺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的建議》的提案。經全國政協主席辦公會議審議,確定這件提案作為全會立案的5052件提案中重點督辦調研的6件提案之一,并排在第一位。
為了配合全國政協調研組到桂黔滇三省區督辦調研相關工作,6月8-12日,自治區政協牽頭,桂黔滇三省區政協在南寧召開推進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座談會,大家就推進左右江革命老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合作發展、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等問題達成共識,提出了治本之策。三省區政協座談會情況報告得到全國政協副主席馬飚的批示。
5月14-22日,自治區政協組成左右江革命老區發展專題調研組,分別到南寧、百色、河池、崇左4市及7縣(市)進行調研。
7月,馬飚帶領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交通運輸部、國務院扶貧辦等8個部委組成的調研組,到百色、河池、南寧、崇左督辦調研,并在南寧召開重點提案督辦調研座談會,自治區領導彭清華、陳武、陳際瓦和云南、貴州省黨政領導出席會議。督辦調研形成的調研報告獲得俞正聲、張高麗、汪洋、杜青林、楊晶、馬飚等6位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批示。
目前,《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正呼之欲出。
獻計獻策 聚焦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作為“雙核驅動”中的重要一核,是廣西經濟增長最快、潛力最大的地區之一。在新形勢下,如何抓住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等重大機遇,向改革要紅利,立足新起點,煥發新活力,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
2014年,全區各級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利用北部灣經濟區規劃進行中期評估修訂的契機,集中力量研究,積極建言獻策,提出從機制體制上解決問題,推動北部灣經濟區綜合配套改革走在全區前列,不斷培育新興發展力量,把北部灣經濟區打造成為我國沿海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自治區政協爭取了全國政協到廣西就北部灣經濟區綜合配套改革情況進行考察,推進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相關內容的修訂。
4月,自治區政協成立專題調研組,赴北部灣經濟區6市進行調研并到其他省市考察,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為推動北部灣經濟區的持續發展,各民主黨派廣西區委也開展各種形式的專題調研,緊鑼密鼓地進行建言準備。
7月11日,自治區政協召開深化北部灣經濟區綜合配套改革專題協商會,彭清華到會聽取意見并講話,陳際瓦主持會議。會議提出打造北部灣經濟區體制升級版“7個升級”的基本思路,并提出將區域規劃經濟區升級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將經濟區管委會體制升級為北部灣新區工管委體制、將區域性開放平臺升級為國際性開放平臺、將旅游觀光地升級為跨境旅游集散地等一系列有價值的意見建議,這些真知灼見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出臺的《關于深化北部灣經濟區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及四個配套文件中得到了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