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居民在圖紙前討論。
被拆掉的圍墻。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陳羽 文/圖
近日,北海市鴻華花苑小區的居民反映,該小區本是用圍墻圍住的,但是近日同住該小區的其中12名業主卻聯合將小區的北面圍墻拆掉,為了防止圍墻繼續被拆,部分業主甚至放棄上班,在圍墻周圍蹲守。圍墻拆還是不拆,業主們僵持不下,目前北海市規劃局監察執法支隊已介入調查
事發
重慶路開通引起拆墻爭議
位于廣東路附近的鴻華花苑小區有200多戶居民,最北面是兩棟7層公寓,面向重慶路,公寓最底層分別屬于小區12戶業主所有。
據小區業主介紹,2014年12月,這12名業主在沒有經過小區其他業主同意的情況下,請來施工隊,將這堵豎立在重慶路和小區之間的圍墻拆掉。
1月21日,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小區北面的圍墻已經被拆除,但是拆除后的建筑垃圾還堆積在原處,現場幾十名小區業主爭執不斷。一名業主說:“我們一部分人是放棄下午上班時間,來到現場,防止對方繼續拆墻。”
據知情人透露,小區旁多年無法通車的重慶路即將修通。如果拆掉這堵圍墻,底層的房子將直接臨重慶路,當商鋪出租價值會更高。
爭議
圍墻是否該繼續保留
在現場,反對拆墻的一名業主向記者提供了一份該小區的“總平面布置圖”,圖紙上,該小區目前的圍墻用紅線醒目地標出。這位業主認為,自從小區建成以來,圍墻就一直存在,小區是一個封閉的環境。如今,少數業主在沒有經過其他業主和業主委員會同意的情況下,私自拆除小區圍墻,帶來了很大安全隱患。
另一名業主也對拆墻行為提出質疑:“圍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拆掉,整個小區都沒有及時做出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最近接連出現了業主電動車被偷的現象,小區其他業主的安全,誰來負責?”
但是在現場,一名自稱可以作為拆除圍墻業主代表的人則認為,根據小區的“總平面布置圖”,圖紙上雖然畫出了小區的范圍,但是圖紙上并未標明該小區規劃有圍墻。記者在這張雙方都出示的“總平面布置圖”中看到,確實沒有標明有關圍墻的規劃。
此外,這名代表還提供了另一張示意圖,他認為,根據示意圖,這一堵墻是屬于底層業主的“自有墻”,如要拆除,無需經過其他業主同意。
部門
規劃沒有圍墻,建議協商解決
1月21日當天,規劃局工作人員來到現場,收集了爭議雙方提供的小區“總平面布置圖”,并表示會根據雙方提供的圖紙,調取相關資料,對該圍墻的問題進行核實調查。
隨后,規劃局根據調查給出回復并提供指導性意見,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根據小區建設時規劃局對該小區總平面圖的批復,該小區并沒有規劃有圍墻。按照現行的規定,小區建設圍墻需要進行報建,但是該小區圍墻建設和存在的時間比較久遠,而且圍墻的存在關系到小區內居民的安全問題,如果需要拆除,小區內的業主應該做好協調。
小區居民則認為問題并未得到解決,拆墻的行為已經給小區帶來安全隱患,自身的權益也因此受損,不排除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