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新增教師1.5萬余人
打造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
核心:2014年,廣西新增教師1.5萬余人,培訓各級各類教師9萬多人次。
措施:廣西以“入、培、激”為突破口,著力推動教師隊伍建設水平有新提升。抓好入口,首次啟動全區中小學教師統一公開招聘專項考試,在全國率先實施中職學校教師特崗計劃,新增教師1.5萬余人;在全國率先構建學前、義教、高中、中職的地方免費師范教育體系,擴大農村小學全科教師定向培養試點,招生規模比2013年增長了6倍。抓好培訓,扎實推進教師“國培計劃”和“區培計劃”,培訓各級各類教師9萬多人次;在全國率先構建了系統的教師技能大賽體系,有效提升了教師能力水平,中國—東盟區域發展研究創新團隊入選教育部2013年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抓好激勵,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計劃、教師走教支教計劃、義務教育學校校長獎勵性績效工資計劃,啟動廣西大學人事制度綜合改革試點,有效激發了教師隊伍的整體活力。
7
調整優化專業653個 主動服務“雙核驅動”戰略
核心:主動服務“雙核驅動”戰略,調整優化653個職教和本科專業,年內為社會輸送了各類專業人才近30萬人。廣西與東盟國家教育交流合作走在全國前列,是東盟國家留學生最多的省區之一,得到國務院領導的批示肯定。
措施:以優化學科專業結構為抓手,著力推動教育服務發展有新成果。主動服務“雙核驅動”戰略,調整優化653個職教和本科專業,初步形成了適應產業結構升級的專業結構體系。年內為社會輸送了各類專業人才近30萬人,中職畢業生就業率達97.57%,其中在廣西就業的比例達到58.73%。主動服務國家周邊外交戰略,實施中國-東盟留學“雙萬人計劃”,建立東盟研究智庫,建設東盟人才培訓中心,有力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深化桂港、桂臺教育交流與合作,與香港共建桂港職業教育中心,與臺灣職業教育全面加強了合作。主動服務社會發展大局,在高校建立20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智庫,加強對經濟社會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研究,充分發揮黨和政府“思想庫”、“智囊團”的作用。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深入開展高校服務地方新發展科技活動,與梧州等地方政府、企業簽署實質性合作協議50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