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間操不拘形式
適合自己才最好
陳躍平提到,在做“卸膊操”時,需要一定的場地,如果自顧自地在辦公場所里“卸膊”,會影響到其他同事;到洗手間里去做也不是很合適。
所以,陳躍平建議,不用一味地追求工間操的形式,站起來,扭扭脖子,伸伸腰,彎彎腰,只要不讓肌肉長時間地保持一個姿勢就好,低頭看電腦時間長了,就抬起頭挺挺胸,也是一種放松,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不宜劇烈運動
“化整為零”最好
有數據統計,緊張的工作和生活的壓力,造成白領階層人士生理與心理的雙重疲勞。而沒有時間,往往成了都市白領無法堅持運動的原因。
那么,白領需要什么樣的運動方式舒緩緊張和壓力呢?陳躍平認為,劇烈的運動不太適合長期不運動的人,尤其不適合都市白領,而慢跑、快走、騎自行車這些運動量不是太大的活動,更適合白領。運動時微微出汗,運動結束后感覺很放松,不疲勞就行。
至于運動時間,陳躍平建議,上班族可采取“化整為零”的策略,根據自己的生活規律,把上下班、工間休息、飯后、睡前等時間充分利用起來進行運動;把走路、騎車、上樓梯、慢跑、做家務、遛狗等日常生活行為有意識地轉化為運動行為,盡量做到能坐不躺、能站不坐、能走不站、能跑不走,從“小”做起,實現“零存整取”的健身效果。
聲音邊做操邊說上司
挺爽的!
1月27日,在南寧市地王大廈一家貿易公司上班的廖先生,趁午餐時間和同事們一起圍在電腦前看“卸膊操”。“他們好搞笑啊!” 這是廖先生看完“卸膊操”的第一反應,“他們一邊跳,一邊說上司幾句,挺爽的!”當記者問到,他是否會跳“卸膊操”時,廖先生立馬就拒絕了:“雖然我不會跟著跳,但是這個操還是提醒我,工作的時候也要稍微活動一下。”
室外做做工間操
很舒服的!
趙女士在一家事業單位上班,單位里還保持做早操的習慣。“每天上午9時,單位就會放廣播體操的音樂,大家都從辦公室里出來,活動一下,曬曬太陽,也是很舒服的。”趙女士稱,活動完再回到辦公室里工作時,精神很飽滿,工作效率自然會提高。而在越秀路上一家發廊工作的陳小姐也表示:“每天10時,老板都會組織我們在店門口做做操,運動一下,剛開始看到路人會很不好意思,慢慢地也習慣了,活動一下身體也是好的。”
新聞鏈接
從“卸膊操”看香港職場文化
“卸膊操”不是什么正兒八經的職場健身操、白領工間操,而是由香港“W創作社”在舞臺劇《小人國4》中排演的一段諷刺小品。顧名思義,《小人國》講的是“小人”的故事,香港職場小人每每遇事便忙不迭地“卸膊”,令人齒冷,“卸膊操”即以高度濃縮的形式反映了這種不良風氣。
全套“職場卸膊操”只重復了9句口訣,但由于對白精煉、動作夸張,且高度貼合人們的現實生活體驗,每一句口訣都能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也令觀眾在狂笑之余有所反思。“職場卸膊操”為《小人國4》中的一段,由鄧世昌、湯駿業和陳淑儀分別飾演低層、中層、高層職員,這段“卸膊操”就是教你在職場中遇到別人指責你工作有問題的時候,不同層級的人怎么用不同的方法來推卸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