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部門:治堵“小動作”發揮大功效
短期內拓寬道路是不現實的,那么能否通過科學指揮,提高通行效率?人大代表、南寧市交警支隊交通工程科學研究所所長蘇紅帆說,目前南寧施工越來越多,每一個路段被封閉,周邊道路的交通壓力增加,交警部門的任務就是做好交通優化。
蘇紅帆以青山英華立交施工點為例。該路口全封閉施工再加上青竹立交匝道封閉維修,造成了新的堵點。“為了緩解交通亂象,1月28日該路口啟用了南寧市首個車道紅綠燈。”蘇紅帆解釋。
蘇紅帆透露,今年交警部門還將有不少類似的治堵“小動作”,這些科學疏導簡單易行,成本低見效快。比如在廂竹大道輔道云景路口等路段增設車道紅綠燈、結合“白改黑”優化增加車道等,像桃源教育路口的車道近期就從3條增加到了4條。為解決快環出口“插隊”現象,出口前的車道分隔實線將進一步加長,跨越實線強行“插隊”都要被抓拍處罰。
交通部門:加快建設公交車專用道開公交車10余年,人大代表、南寧市公共交通股份有限公司公交駕駛員劉秋華對“堵”字感受頗深。
劉秋華告訴記者,她駕駛的9路車從五一路起,到南寧火車站終,全程約19公里。“2012年前,一趟跑下來約60分鐘,現在沒有90分鐘跑不完。”她解釋,以前,西園轉盤、南寧飯店門前最堵,現在,淡村農貿市場、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朝陽廣場、火車站路段成了堵點。
劉秋華認為,加大對公交車專用車道建設力度勢在必行。
記者了解到,南寧市曾設置朝陽路、星光大道等6條公交車專用道,但已名存實亡。按照南寧市交通部門的統計數據,目前南寧市公交平均運行時速僅為15.7公里/小時,公交線路平均行程時間長達67.52分鐘,三成乘客候車時間超過15分鐘。
如何讓公交車快起來?南寧市交通部門目前已選擇濱湖路、雙擁路作為試點建設彩色公交專用道,并將于羊年春節前后啟用,其他車輛闖入或被處罰。之后,還會在南梧路、明秀路、五一路等道路建設公交專用道。
南寧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還透露,南寧目前正在開展快速公交(BRT)試點項目前期工作。
市民聲音:治堵需“多管齊下”面對人大代表建議和部門表態,不少市民及網友表示:交通擁堵就像是城市的“腸梗塞”,但它跟一般的病癥不同,不能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來解決。治堵實際上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和多個領域。
網友“土老帽豆豆”表示,城市大力建設軌道交通期間的陣痛,看來要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現在大力推行的公共自行車就是一個很好的措施,讓更多開四輪的人快樂騎行,環保又暢通。政府部門可以大膽改革上下班時間,錯開上下班高峰段,也不失為一個治堵良方。
網友“漁舟唱曉”則提出,南寧市的很多所謂的立交橋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立交,很多只是簡單的十字交叉,如友愛立交、北湖立交,如果都能建成青山立交那樣,通行能力就能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