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漂族的心思
一年就一次,回去不能太寒酸
今年32歲的劉先生是四川人,研究生畢業后就在南寧工作,已經5年了,“父老鄉親都覺得自己在外特別有出息,回家過春節就要風風光光的,父母臉上才有光,所以這次回去總不能太寒酸吧?”劉先生說,往年,自己春節都要花2萬多元,來回機票2000多元,給爸媽的紅包至少都是5000元,還有家族的其他長輩和晚輩的紅包,回一趟家簡直是在“燒錢”。因為2014年剛貸款買了房,劉先生今年春節回家的預算是1萬多元,“帶回家的禮物不能少,但爸媽的紅包可能會減少到兩三千元,希望他們能理解。”
老家在廣東湛江的黃先生也認為回家不能太寒酸。黃先生2014年剛結婚,平時回去都是坐火車的,但今年妻子提議開車回去,理由是開車去親戚家串門比較方便,也有面子。因為自己開車可以多帶東西,黃先生的妻子早已提前買了很多禮物和年貨,把車子的后備箱都塞得滿滿的。“開車回去不僅累,油費什么的費用算起來也比火車票貴,這就算了。但為了把面子撐足,七大姑八大姨的禮物都要照顧到,長輩晚輩的紅包分量也不能太小……有時候真覺得回家累得很。”
和劉先生以及黃先生有著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數。不管多遠,外出的游子春節都要回家。不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衣錦還鄉”真是讓不少在外工作的游子備感壓力。
單身族的苦惱沒有對象才是最“可怕”
對于單身適婚男女來說,也許春節最苦惱的是要直面家人的“催婚”。“媽媽說已經幫我聯系了相親對象”“爸媽說過年不帶媳婦回來就不要回來了”……這幾天,不少單身族在如此調侃即將到來的壓力。
今年28歲的小黃自稱自己正處于“剩女”的臨界點,自從大學畢業工作后,媽媽就一直催她找男朋友,“平時不見面還能含糊過去,這春節回去真是沒招了。想到會被催問對象的事,就令人如坐針氈,不能否認也沒法承認,真是煎熬。”小黃說。
今年才25歲的小袁,2013年才畢業參加工作,還遠沒有到“剩女”的年齡,“但老媽就是著急,一個月前就說過年回去要去見見誰誰誰的兒子,真是服了。”小袁無奈地說。
不少單身族表示,過年花費大并不是他們最擔心的,沒有對象才是最“可怕”的,因為沒對象,難得的假期也會因為親人的反復催問而變得煩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