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幸
無人傷亡 找到2萬元現金
當天下午,記者再次來到起火現場。雖然火已熄滅了很久,但眼前的一切依然觸目驚心:房頂已經沒有頂了,只有幾根焦黑的房梁,地面上鋪滿了磚頭瓦礫,還有被燒得只剩框架的家具和電器。
劉發與一些親戚、鄰居正在這片廢墟上忙碌著。小雨密密地打在劉發身上,他都顧不得遮擋;雙手沾滿了厚厚的黑灰,但他還在不停地翻,試圖找出一些還能用的東西。結果,只翻到了小孩的一些書本和被燒變形的工具。“什么都沒有了……”劉發估計,財物損失大約在2萬元左右。
這個數字對劉發來說,不是那么容易能掙到的。
劉發是貴州人,自13年前來柳務工后,柳州已經成為他的“第二故鄉”。他的5個孩子都在柳州出生或成長,被大火燒毀的這間屋,是他三年前租下的,每個月房租只要200元。
房租不貴,卻是劉發能負擔的極限。5個孩子中,有3個還在上學,1個尚未找到工作,1個年幼需要妻子專門照顧,一家人的生計全都落在劉發一人肩上。劉發說,他最初來柳州時一無所有,家具家電都是后來添置的。他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積攢,才有了個“家”的樣子。如今,一把火將他的生活打回了起點。
萬幸的是,這場大火沒燒著人,劉發甚至還找到了一個紙盒子,里面裝著這些年存下來的2萬元現金及存折。
無助
風雨交加 何處才是家
大火是怎么燒起來的?這一點,劉發也很疑惑。
劉發說,當天一早他就做工去了,妻子春節時回老家省親至今未歸,大一點的孩子則去了學校,家中只有一個小兒子守著。劉發清楚的記得,他臨走時屋內并沒有生火,兒子也不會使用什么大功率電器,也不知怎么就起了火。“可能是哪里線路老化了。”劉發只能這樣猜測。
現在,嚴峻的現實就擺在劉發面前——家沒了,該往哪里去?天上的雨沒有要停歇的跡象,天色越來越黑,氣溫也越來越低了。劉發可以隨便找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將就,但那幾個孩子該如何安置?
劉發打電話給妻子,試圖能得到一點幫助,但遠在千里之外的妻子又能幫他什么呢?電話中,妻子表示盡快趕回,劉發的回答卻透著深深的無奈:“家都沒有了,你回來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