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青少年連犯罪了都不知道,甚至不以為然。”談起日趨嚴峻的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形勢,作為來自教育戰線的代表,藍春桃很是焦慮。她認為,導致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是這些青少年法律意識普遍比較淡薄,而根結在于對他們的法制教育仍然不夠。她建議: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常態化工作,讓法制教育課成為中小學生的必修課。
“在中小學校的教育教學中,受升學壓力等因素影響,法制教育工作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在此前的調研中,藍春桃發現,目前中小學階段沒有正式的法制教育課教材,也沒有專門開設法制教育課程,學校對中小學生的法制教育只融合在思想品德等課程中。在師資力量方面,法制教育基本上由思想品德和政治課教師兼任,而這些老師法律專業水平相對有限,授課質量難以保證。
“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緩。”藍春桃認為,目前社會環境日趨復雜,誘導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因素越來越多,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件不但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而且犯罪主體也呈現出低齡化的特點。
藍春桃說,國家應把法制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教育、司法等部門應根據各年齡段學生的不同特點,編寫出系統化、規范化的法制課教材。同時,還應將中小學的法制教育課程從思政課程中單獨剝離出來,列為中小學的必修課程,并納入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考的考綱范圍,唯有如此,才能補上學校法制教育的“短板”,使青少年從小就知法懂法守法。(特派記者 歐乾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