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小妹"上菜路被擋還會"發飆"
“機器小妹”正在端菜。
比一比
比起人類
它更加聽話?
從這些上菜時的對話和動作看,兩位“機器小妹”顯然已是熟練工。在餐館主管覃女士看來,機器人服務員最大的優點,就在于它“很聽話”,不會隨便跟老板鬧情緒,更不會給顧客臉色看。因為電腦程序都是設定好的,端菜、運動、說話,都是穩穩當當,不會有什么閃失。而且,“機器小妹”一次可以端好幾碟菜,這是人工所不能及的,有了它,服務員就不必來來回回走上好幾遍了。
不過,“機器小妹”的不足也很明顯,比如,它只能把菜端到餐桌前,無法完成人工上菜、報菜的工作,還需要顧客自己動手。但在一些顧客看來,正因為“機器小妹”沒有做完所有工作,才使顧客有機會體驗與機器人互動的快樂。“我家小孩就很好奇,每次來都搶著和它玩。”顧客林先生說。
另外,由于餐館只在主干道鋪設有磁條軌道,有幾張角落的餐桌還是得由服務員端菜上桌。
算一算
雇用機器人
成本更低?
據覃女士介紹,這兩個“機器小妹”是今年1月份從外地“請”來的,通過電腦程序進行控制,每12個小時要充一次電。兩姐妹一到來,馬上成了顧客們關注的焦點。接下來,餐廳還計劃繼續引進機器點菜員和機器廚師。
“這是要代替人類的節奏嗎?”這則機器人服務員亮相南寧的趣聞,這兩天通過本報微信平臺的傳播,已經引起了網友的廣泛熱議。
機器人出來跟人類“搶飯碗”,它在使用成本方面,是不是也強過人類呢?記者了解到,一臺這樣的機器服務員,造價大概在6萬元左右,平時的用電、維護等費用大約1萬元/年。使用壽命通常為5年左右。這意味著,老板每年只需花1.4萬元,就能雇傭到一個全年無休的“稱職員工”。
不過,有網友認為,當下機器人服務員不可能完全取代人工。機器人始終是用程序控制的,受限于機器人技術發展水平,它們現在還缺少人類擁有的靈活性、創新性,無法應對復雜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