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突破,以“減法”做“加法”
羊年春節前夕,從南寧一家國企離職的楊韻終于圓了自己的創業夢。
前幾年,楊韻就有了辭職自己開公司做老板的念頭,但苦于拿不出最低注冊資本,創業夢可望而不可即。隨著去年3月廣西實施工商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取消注冊資本實繳、驗資制度和最低注冊資本限額,楊韻迫不及待地注冊了自己的公司。
去年3月以來,我區工商系統結合商事制度改革,大力開展“權力瘦身”行動,梳理出518項“權力清單”,通過簡政放權,取消和下放353項,對原有的57項行政許可事項自治區本級僅保留34項,7項非行政許可取消或轉變管理方式。至此,全區工商部門不再有“非行政許可”這一審批類別。
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理順了,市場活力立竿見影。去年3月至12月,廣西新企業出現“井噴式增長”,新登記企業數達7.3萬戶,其中公司制企業5.7萬戶,比上年同期增長94%。
今年3月1日起,我區稅務機關《納稅服務規范2.0版》正式實施,明確了11項稅收優惠資格認定和4項其他事項資格認定適用備案制度,調整批準類、核準類、事后備案類稅收優惠事項,其中1項稅收優惠業務由批準類改為事后備案類,90項稅收優惠業務由核準類改為事后備案類,進一步規范稅務機關權力行使,為納稅人大開方便之門。
為保障“穩增長”用地需求,我區國土資源部門大膽探索以“審管分離”為核心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將重審批、輕監管的管理方式轉變為寬準入、嚴監管的管理模式。一年多來,廳本級行政審批事項按時辦結率100%,各類審批事項提速率50%,群眾滿意度100%。
修訂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最大限度地縮小企業投資的核準范圍,對不依國家相關規定而設立的項目核準前置要件一律取消……2014年,廣西創新投融資體制改革,強化投資主體地位,推進投資創業便利化,充分釋放改革紅利,增添了市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