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堂被稱為環保斗士,10余年來一直執著于海南生態保護事業。海南特區報記者 馬珂 攝
不同于其他退休老人,64歲的劉福堂,每天不看電視,也很少外出散步,而是整日坐在電腦前,通過微博進行著自己堅守了十余年的環保事業。“保護好海南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海南人民的飯碗。”被媒體稱為環保斗士的劉福堂說,自己愛海南的一草一木,頂著無數困難執著于海南生態保護事業,憑的只是自己的良心。
10年提案全部圍繞生態保護
劉福堂曾任海南省森林防火辦公室主任、民革海南省委副主委、海南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林學會森林防火專業委員會常委、學組組長。說起與生態保護結緣,劉福堂也很難分清哪里是起點,自中學畢業后,報考了林業學校,劉福堂就一直與森林打著交道,1988年他因工作需要調到海南省林業局防火辦工作。“海南蔥翠的熱帶雨林,令我神往,在我眼里,那滿山遍野的林木都是有靈性的。”也許是因為太熱愛海南的自然環境,在工作中看到海防林被一排排高位養蝦池所取代,天然林木被斧鋸斬腰,劉福堂的心像在滴血。“海南生物資源豐富,一旦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對全國乃至世界的生物多樣性都會產生影響,保護海南生態環境刻不容緩!”
1998年成為政協委員的劉福堂找到了“說話”的舞臺。2003年,劉福堂在海南省政協四屆一次大會上提交的《我省毀林案屢禁不止原因及對策》提案,當場受到了省委領導高度重視,在社會上也引起廣泛反響。一時間,劉福堂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生態斗士”“官場異類”“家賊內鬼”“好大喜功”……劉福堂被戴上了各種褒貶不一的帽子,甚至有人在公開場合指著劉福堂指責他,爆出毀林事件,是給海南抹了黑。
劉福堂也委屈過,也困惑過,但從未放棄過。在10年的政協委員生涯中,劉福堂的提案全部圍繞海南生態保護。“我也是普通人,沒有多么高尚,遇到阻力的時候也想到過放棄,但是每每再次得知破壞生態的事情,我又忍不住站出來繼續‘戰斗’”。
退休后將環保戰場轉向網絡
2009年,劉福堂退休了,然而退休后的他更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海南的環保事業中。他開通了自己的博客,將自己所見所聞的破壞生態的事情,和自己的一些感想在網絡上與大家分享。今年4月份,朋友們無意間的一句“你可以開個微博宣傳環保”,讓“海南劉福堂”這個微博誕生了。“微博真的是一個極好的交流平臺。”這位年過六旬的老人憑著自己的摸索,開通了微博,并迅速成為“微博控”,每天不間斷發表微博呼吁生態保護。
6月份,劉福堂通過微博曝光了發生在萬寧的一起毀林事件,迅速得到了網絡關注,并引起了省內外媒體關注。劉福堂更是不顧帶病的身體先后5次到實地考察,一篇篇文章將他的所見所聞公之于眾。劉福堂的微博和博客點擊率也迅速攀升,截至記者采訪,他已經擁有12000多名粉絲。劉福堂說他現在每天很少看電視,也極少出去散步,電腦成了他生活的中心,除了外出考察外,他幾乎都是坐在電腦前發文章或者給留言的粉絲回復。
劉福堂坦言,沒有想到自己的微博會造成如此影響,為環保戰斗了十幾年的他更深知,這件事情他“得罪”了太多人,如果繼續堅持下去,所面臨的阻力也許是前所未有的。“是這些粉絲給了我力量,讓我堅持把真相帶給大家。”劉福堂說。
孤獨的“戰士”要捐獻遺體
劉福堂的身體并不是很好,退休后,這位老人因為忙碌于環保更是消瘦了許多。遠在長沙的家人擔心劉福堂的身體和人身安全,無數次要求他離開海南去長沙與家人團聚。可倔強的劉福堂因為舍不得海南的生態,離不開他的環保事業,獨自在海南生活了7年。要說不想家人那是假的,但劉福堂知道,自己一旦離開海南,那么他便無法再為海南的生態奔走呼吁。生活中的孤獨,劉福堂可以忍受,他還有他的粉絲,眾多的媒體朋友。
不久前劉福堂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了解到了遺體捐獻,“我一輩子與樹打交道,我敬佩樹木即便枯死也能回饋自然的精神,我也希望自己死后能回饋社會。”劉福堂向海南省紅十字會表達了自己要捐獻遺體的想法。但遺體捐獻必須有兩名直系親屬同意,“家人還是反對,不過我相信我一定能說服他們。”劉福堂已經拿回了遺體捐獻申請表,再一次展現出他倔強的性格。
來源:海南特區報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