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數據即可顯示被淹區域和疏散路徑
如何有效防范風暴潮災害?編制風暴潮增水淹沒圖及疏散路徑圖是有效之舉。據了解,從2008年開始,海南便從海口開始啟動了風暴潮高風險區增水淹沒圖和應急疏散路徑圖系統建設項目。17日上午,在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朱萬里就為記者演示了該項目是如何工作的。
“當風暴潮來襲時,根據預報和監測得出的風暴潮增水水位,只要在系統中輸入相應的數據,就可以快速繪制出沿海區域被潮水淹沒的區域范圍圖、應急疏散路徑圖?!敝烊f里說,災害發生時,危險地帶的群眾便可在有關部門的組織下迅速轉移至安全地帶,為防災減災部門風暴潮災害應急決策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
同時,系統還可以縮放查看不同潮位的淹沒范圍圖,并查詢整個區域的地面高程和淹沒區的面積、水量和水深;查出具體淹沒居民地的村莊名稱、淹沒面積、淹沒人口統計等數據。記者還注意到,該系統還能通過動畫的方式,來模擬風暴潮淹沒全過程,圖像直觀、畫面精細,實用性很強。
風暴潮風險區劃圖助城市規劃建設避風險
“在該系統中,我們還提供了風暴潮風險區劃圖,該圖可以清晰的顯示出沿海地區遭遇風暴潮災害時的風險等級和安全地域,其中,紅色為一級高風險區、橙色為二級風險區、黃色為三級風險區?!敝烊f里說,這樣就可以避免城市區域規劃和項目建設所承擔的風險,充分體現出“預防為主,關口前移”的指導思想,為國際旅游島建設提供安全保障。
朱萬里表示,開展風暴潮風險區劃和風險評估是風暴潮早期預警的重要措施。海洋及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應修建防范風暴潮、海浪、海嘯等海洋災害的設施,以增強海南省抵御風暴潮災害的能力。(記者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