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5日上午,海口市瓊山區大坡鎮東昌居掛牌成立。東昌居是新一輪海南農墾改革首個正式掛牌的農場社會管理屬地化機構,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基層社會自治組織,隸屬于海口大致坡鎮管理,與村委會同級。東昌居設居長1名,副居長2名,居長助理2名。其他人選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產生。
據介紹,將國營東昌農場設立東昌居,具體將承接從東昌農場剝離出來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徹底減輕企業負擔,使企業輕裝上陣,將產業做大做強。
據悉,海口大致坡東昌居是海南全省范圍內首個成立的“居”,前身為海南省國營東昌農場。同樣被列為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試點的還有儋州藍洋農場、澄邁縣金安和紅光農場。這些農場將按照遠離中心城鎮、人口規模、地域面積等指標,符合設立鎮條件的農場將設立“鎮”;而人口規模、地域面積較小的農場,與城鎮毗鄰或融為一體的農場將設立為“居”。
據了解,海南農墾創建于1952年1月,農墾企事業單位遍布海南省除三沙市外的18個市縣,現有土地1041萬畝,占海南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干部職工及群眾93萬人,約占全省總人口的十分之一。
海南農墾改革作為全國的試點,2008年以來,海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印發了《關于海南農墾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深化海南農墾管理體制改革的決定》等8個政策文件,穩步推進農墾改革,把桂林洋、新星等9個農場移交市縣管理,實現“一改多贏”。
2015年12月,海南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推進新一輪海南農墾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推進農場社會管理屬地化改革。
據介紹,推進農場社會管理屬地化改革,要按照社會治理創新的要求,由市縣政府實施屬地管理,實現政府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有機統一,形成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三駕馬車”各負其責、共同治理社會的格局。(中國日報海南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