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國家高新區
核心提示:海口國家高新區是海南省唯一的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也是海口重要的產業園區和未來經濟增長重點。經過多年的發展,園區已擴大到55.42平方公里。隨著美安科技新城開發建設的深入推進,高新區已進入大開發、大建設、大招商時期。2015海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選擇海口高新區美安科技新城作為三個試點園區之一,先行先試、推行“極簡審批”,打通簡政放權的“最后一公里”,讓這個已經二十多年的“老”國家級高新區煥發新的活力。
人民網海口9月27日電(記者毛雷)“頂層設計、制度保障、主動作為,我們推行的‘極簡審批’其實就是打通簡政放權的‘最后一公里’。”說這句話的人的是海口國家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顧剛,自2015年海口國家高新區先行先試、推行“極簡審批”以來,這里已經成為海口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而快速增長的入園企業以及如潮水般的好評,也讓顧剛說這句話的時候更有底氣。
什么是“極簡審批”?所謂“極簡審批”,就是在“多規合一”的前提下,按照“先行先試、精簡高效、誠信自律、快進嚴管、融合發展”的原則,通過實施“規劃代立項”、以區域評估取代單個項目評估、優化項目服務、推行承諾制度、建立“準入清單”、打造兩個平臺、加強兩項監管、實行聯合驗收、建立誠信檔案、實施退出機制等十大措施,切實做到最大限度簡化行政審批,將項目審批時限壓縮70%以上。
然而在實踐中,海口高新區“超額”完成了“壓縮70%以上”的目標:數據顯示,通過特區立法實施“極簡審批”后,海口國家高新區建設項目開工前的審批事項從29個減少到2個,法定辦理時限從503天(至少126個工作日)縮減至6個工作日,審批效率提高90%以上;開工后涉及19個審批事項,通過實施“聯合驗收”,將其中13個驗收事項并聯為一次性驗收,辦理時限由至少100個工作日縮減至20個工作日,審批效率提高80%。
“這就是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來市場活力的‘加法’,節約了企業運營成本,提升了企業效益。”顧剛說。
顧剛的這一說法是有依據的。
目前,美安科技新城的海南朗騰醫療設備項目檢驗大樓已經進入裝修階段,四棟綜合樓也將全部建成,有望年底投產。對于這家“時間就是金錢”的企業來講,吸引他們落戶海口的原因,正是這里的“極簡審批”。該公司負責人陳春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道出了其中的奧秘:“極簡審批就相當于給我們提前了半年的施工時間,這樣給我們帶來一個時間上的保障和收益,另外加速了我們生產基地的建設,使我們很多新產品可以提前將近一年的時間上市,給我們企業增加3000萬的收入。”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讓這家企業放棄內地一家園區500萬元的獎勵,選擇落戶海口國家高新區。
康迪電動汽車項目,從入園到開工僅用了45天時間;建信45億元基金落戶海口僅用了半天時間……這樣的案例并非個例,而是海口國家高新區“極簡審批”下的常態。
那么,“極簡審批”是否只是簡單的“簡”呢?審批完之后怎么辦呢?
“管委會事中事后責任多了,義務多了,權利少了,沒有了審批就不需中介,權力尋租沒有了機會,為打造廉潔高效的服務提供了契機。”顧剛表示,極簡審批后,高新區管委會在服務型政府建設上邁出了一大步,而監管的責任也十分重大。“然而,從實踐的結果來看,事中事后監管的效果確實比事前審批好很多,以前是‘一批了之’,現在是‘快進嚴管’,我們有專門的行政監管局來進行事中事后的監管,成效非常不錯。” 顧剛說,高新區將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力度,落實“提前告知、取消審批、尊重合約、明確退出機制”的工作方式,工作重心向監管和服務轉變,并出臺完善具體改革措施,不斷優化服務,深化服務平臺建設,真正使審批約束企業發展成為“過去式”。
海口國家高新區“極簡審批”的試點,贏得了各界的肯定。海南省、海口市主要領導多次調研美安科技新城,均對“極簡審批”及開發建設取得的成效予以高度的支持和肯定。此外,“極簡審批”的成績今年以來已經吸引參加APEC藍色經濟論壇的各國嘉賓、澳門主流媒體采訪團、全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現場推進會代表、四川省內園區考察團、北戴河有關單位等團隊來海口“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