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河北頻道石家莊3月1日電 3月1日上午,記者從河北檢驗檢疫局獲悉,2015年河北檢驗檢疫局緊緊圍繞“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十二字方針,積極融入河北改革轉型大局,著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努力促進河北外貿經濟適應新常態,實現新發展。
檢驗檢疫通關更省錢更快捷
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河北省進出口貨物在京津冀區域內實現了出口直放、進口直通、無紙化報檢、無紙化通關、智能化放行等貿易便利化舉措;省內實現了“通報、通檢、通放”;2015年12月3日,石家莊杰克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132噸乙二胺四乙酸在上海洋山港順利通關,河北“出口直放”口岸范圍由京津冀地區擴大到全國所有口岸。全國口岸出口直放貨物合計40323批次,貨值176959.67萬美元,京津冀口岸直放貨物39218批次,直放比例達到57.85 %,為外貿企業節約通關成本403.23萬元,節約通關時間48.39萬小時。實施無紙化通關44479 批,占比達到86.78%,為外貿企業節約通關成本444.79萬元,通關時間17.79萬小時。
企業利用國際優惠政策更主動
區域優惠產地證是訂有區域性優惠貿易協定(自貿協定)的成員之間享受關稅減免優惠的憑證,境外客戶憑區域優惠原產地證可享受其國家(地區)在協定中對我國產品承諾的降稅優惠,部分商品甚至是零關稅,通過減少客戶關稅支出,可以有效幫助外貿企業穩定客戶、開拓自貿區市場。因此,區域優惠原產地證在國際市場上通常被稱為“紙黃金”,成為進入自貿協定國家(地區)市場的“金鑰匙”。作為我國原產地簽證管理部門,河北檢驗檢疫局積極向企業宣講原產地證申辦流程、原產地規則、優惠政策等知識,千方百計提高優惠原產地證書簽證率。2015年河北檢驗檢疫局簽發各類區域優惠原產地證書4.3萬份,金額37.65億美元,幫助企業享受關稅減免1.87億美元。中韓、中澳自貿協定12月20日生效后,首月簽發中韓原產地證書287份、金額1122.39萬美元,中澳原產地證書149份、金額524.96萬美元。
開拓國外市場成效好
2015年,河北檢驗檢疫局把出口食品企業推薦對外注冊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促進河北省外貿出口的重要抓手,簡化對外推薦注冊程序,實施對外推薦與備案注冊二合一評審,采信第三方認證結果等手段加快對外推薦力度,特別是對“一帶一路”國家的推薦。全年向9個國家推薦了28家具備相應注冊條件的企業,新增對韓國注冊水產品企業3家,對印尼注冊水產品企業2家,對歐盟注冊腸衣企業1家。
2015年,幫助河北企業50多類商品,成功開辟了國際市場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保定纖維板首次出口到日本和埃塞俄比亞,木質門窗首次出口澳大利亞、美國等高端市場,香菇和杏鮑菇菌棒成功進入香港,蘭花種苗、麥芽、中藥材、鉛筆板、風力發電葉片木質芯材分別成功登陸韓國、新加坡、黑山、泰國和丹麥。石家莊非金屬防彈頭盔首次出口埃塞俄比亞、核桃仁首次出口俄羅斯、芽球菊苣首次進入中國臺灣、尿素首次出口埃塞俄比亞等。幫扶廊坊芝麻油首次出口、泡棉玩具首次出口丹麥。秦皇島腸衣首次出口越南、泡菜首次出口韓國。滄州鮮梨代表中國首次出口以色列、紅棗首次出口卡塔爾。張家口鮮香菇出口,電石首次出口馬達加斯加、多哥、委內瑞拉,氧化鐵紅冷凍薯條首次出口泰國、亞麻籽油首次出口日本。邢臺玉米胚芽油首次出口、清河羊絨首次出口羅馬尼亞、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首發美國等13種新產品實現了首次出口。衡水起重機首次出口蘇丹、糖水桃罐頭首次出口韓國等。承德速凍食用菌產品首次出口墨西哥、油炸馬鈴薯首次進入中國臺灣、速凍油炸食品首次出口日本等。唐山菌絲棒出口韓國、梨汁飲料首次進入中國臺灣、山楂汁飲料首次出口新加波,幫助水產企業順利引進南美種蝦并取得了98%的高成活率,開創了北方進境種蝦隔離檢疫的成功范例。邯鄲生物柴油首次出口韓國、防水卷材首次出口埃塞俄比亞、雜糧雜豆產品首次出口美國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