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河北頻道邢臺4月6日電 邢臺平鄉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目前還有78個貧困村、1.3萬貧困人口。家庭手工業是該縣的扶貧特色產業,近年來借助電子商務發揮了更大效能。“十三五”期間,該縣如何進一步推動“家庭手工業+電商”扶貧?本網近日采訪了平鄉縣委書記楊憲春。
“平鄉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抓手,立足童車、紙制品、電子件、標準件等特色產業,幫助貧困戶中的婦女老人發展家庭手工業,幫助貧困戶中的年輕人搞電商。到2016年底,將扶持80%的貧困村發展起家庭手工業項目,基本實現貧困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全覆蓋。”楊憲春說。
突出龍頭帶動。平鄉把不同的產業,按照鏈條分作龍頭、片區、示范戶,以龍頭帶產業、以產業帶片區、以片區帶動千家萬戶。比如,僅引進童車龍頭好孩子集團入駐,就帶動了69家企業做配件,吸納了2000多貧困戶搞家庭手工業。通過招商、培育,又先后引進了天津富士達、天津友捷等不同產業的19個龍頭企業,帶動形成了56個手工業片區。“十三五”期間,平鄉計劃投資21.5億元,建設好孩子二期北方總部及基礎工業園,預計年產值60億元,帶動300多家配套企業、30多個貧困村、1000多個家庭手工業貧困戶。
突出園區聚集。平鄉利用自行車園區這個平臺,瞄準“世界童車之都”目標,持續發力,連續舉辦了四屆中國平鄉自行車童車博覽會,訂單越來越多;連續6年舉辦國家級、省級自行車專業賽事,知名度越來越大;國家質檢總局在平鄉啟動實施全國童車產品質量示范項目,產品質量越來越高。通過這些措施,園區的聚集效應越來越強,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不僅直接創造就業崗位吸納貧困群眾,還輻射帶動了周邊區域發展。河古廟自行車園區聚集了178家企業,輻射全縣70多個村,帶動26個貧困村1.3萬人脫了貧。
突出電商助推。平鄉依托自行車童車產業,引導貧困村有基礎的年輕人搞電商,發展電商經濟。率先在艾村因勢利導,免費拉網線、搞培訓、贈電腦,扶持年輕人干淘寶。現在,該村電商發展到179戶,有87戶貧困戶不但脫了貧還致了富。目前,全縣還有3個像艾村這樣的“中國淘寶村”,帶動形成了3大電商片區,3000多戶10000多人從事電商行業。“十三五”期間,平鄉計劃實施河北慧聰電子商務信息技術產業園、河北運通平鄉縣電商中心等一批電商項目,帶動50多個貧困村從事電子商務。通過大規模的電商創業,推動家庭手工業轉型升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