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 物”展覽海報
中國日報網河北頻道石家莊4月11日電 4月9日,“成?物”——藝術家案例研究系列(第一回)展覽在萬營藝術空間正式開幕。藝術家案例研究系列是萬營藝術空間在2016年啟動的針對當代青年藝術家在學術層面進行個案梳理的系列研究項目,旨在關注當代青年藝術家的創作實踐和發展演變。此次“成?物”展作為藝術家案例研究系列的第一回,邀請到李青、王郁洋和孔令楠三位具有代表性的當代年輕藝術家,并由萬營藝術空間藝術總監鄭妍女士親自擔任策展人,通過他們近些年來不斷在藝術實踐過程中的摸索、解讀和自省來探究藝術家是如何建立自身藝術語言、方法論及價值觀的。展覽共展出三位藝術家的作品近三十件,類型多樣,內容豐富,展覽將持續至6月8日。
開幕式上,鄭妍女士談到之所以以李青、王郁洋和孔令楠三位藝術家作為深入展開的個案,她表示:今天的年輕藝術家不再滿足于追隨西方舶來的種種藝術思潮和創作標準,而是反顧于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和精神內涵,用敏銳的洞察力汲取與現實發生關系的部分,并在不同的方向上進行各種積極的實驗和探索。本次展覽中的李青、王郁洋和孔令楠三位藝術家的藝術實踐,都恰恰為“成?物”賦予了特定的內涵,其中既包含現實世界中的“成物”,即客觀存在的事物,又包含存在于人們觀念中的經驗和成見,還包含貫穿于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物之間的邏輯和成規。而這些涵義不僅在實質上與“成?物”的內涵相契合,同時也說明了“成?物”的特殊意義,即當代藝術具備一個開放的、沒有固定標準的審美過程,以及見仁見智的啟發性和發散性思維。
據悉,此次展覽“成?物”僅作為藝術家案例研究系列的第一回,今后萬營藝術空間還將陸續推出其他優秀青年藝術家的個案研究,關注并挖掘年輕藝術家背后的創作根源與學術價值,為推動當代藝術的發展提供力量的源泉和交流的平臺。
展覽期間還將舉辦多場不同類型教育活動和公共團體導覽。市民可到萬營藝術空間(翟營大街41號財庫國際大廈31層)免費參觀,體驗青年藝術家給廣大群眾帶來的感官盛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