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4月10日凌晨,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保國心臟病突發,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享年58歲。三十多年來,他扎根太行山區,立志做“太行新愚公”,每年扎根農村200天以上,先后完成山區開發研究成果28項,在太行山區示范推廣了36項實用技術,累計增加農業產值超過35億元……一個個數字詮釋了李保國忙碌而精彩的一生,更讓我們讀懂了他一腔濃濃的為民情懷。
200
每年在山里務農超200天
李保國30多年來每年200多天扎根在山區一線貧困地區,從事山區開發治理理論和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工作,建立了山區高效綜合治理工程技術體系和山區特色優勢林果產業化技術體系,探索出一條生態改善、產業發展、農民脫貧致富相結合的山區發展之路,解決了貧困山區農村生態經濟協調發展、農業產業化和農民增收致富的難題,全方位推進了河北省山區面貌的轉變,為全省和我國山區的高效綜合開發治理,提供了可借鑒的技術體系和典型經驗。
28
山區開發研究成果28項
他把最好的論文寫在巍巍太行山上——先后完成山區開發研究成果28項,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約栽培、優質無公害蘋果栽培、綠色核桃栽培等技術體系,帶動了我省板栗、蘋果、核桃產業發展。
36
推廣36項實用技術
他把最好的論文寫在山區農民心中,先后推廣36項實用技術,使許多在貧瘠山溝里“刨食”的農民一甩“窮帽”。
800
培訓班800余次 培訓人員9萬余人次
多年來,他舉辦不同層次的培訓班800余次,培訓人員9萬余人(次),許多果農都成了“技術把式”。
李保國。資料圖
35.3億
累計增加農業產值35.3億元
多年以來,李保國舉辦培訓班親自教授。示范推廣總面積1080萬畝,累計應用面積1826萬畝,累計增加農業產值35.3億元,純增收28.5億元,一組組數據在李保國不辭辛苦的奔波中不斷更新。
369
富崗蘋果連鎖發展到11個縣(市)369個村
套袋、去袋、轉果、施肥……李保國獨創了一套蘋果生產管理工序,讓崗底村村民像工人生產標準件一樣生產蘋果。如今,富崗蘋果連鎖基地發展到11個縣(市),帶動7萬多農民走上致富路。
900
電話里900多個號碼,其中農民的至少占1/3
“井陘核桃”、“曲陽核桃”、“平山蘋果”……記者發現,在李保國的手機通訊錄里,有很多奇怪的名字?!斑@些都是農民打來的電話,實在聽不清他們姓名,就這么先記下來?!?/p>
李保國的手機中有將近900個電話號碼,其中農民的至少占了1/3。2013年4月19日,蘋果樹正開花,下了場大雪,當年很多地方的蘋果絕收,但凡是經他電話指導過的農戶,減產都不大。
140萬
太行山140萬畝荒山由此披上綠裝
改造大山的每一個設想落地,都異常艱辛。
“當時條件有限,整地所用的‘土炸藥’得手工制作。硝銨、鋸末……”李保國至今對配方記憶猶新。
有一次,炸藥未按時爆炸,李保國上前察看,這時突然爆炸了,幸運的是,他只是被崩了個大跟頭。
炮聲隆隆中,“山中造地”技術漸成體系。土加厚了,水留住了,樹木的成活率從原來的10%提高到90%。
“兩聚”造林理論,使石質山地的造林技術發生了一次革命,太行山140萬畝荒山由此披上綠裝。
(據河北日報、長城網、央視網、光明日報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