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的縣城倉儲配送中心
潤土品牌展示
中國日報網河北頻道張家口5月18日電 2016年初,被立為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康保縣共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44644人。為確保全縣貧困人口實現穩步脫貧,近年來,康保縣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創建工作為契機,搶抓“互聯網+”東風,積極探索“電商+扶貧”模式,形成了電商發展助力脫貧攻堅的良好局面。
注重培訓扶持,培育電商扶貧沃土
康保縣在成立康保縣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的基礎上,建立健全電商扶貧機構,成立縣電子商務協會,形成政府、協會、駐村工作隊共同推進電商扶貧的工作機制。為了培養貧困戶脫貧致富能力,康保縣把貧困戶、殘疾人等幫扶對象和精準扶貧對象作為培訓重點,進行專業培訓,幫他們掌握電商知識,手把手教他們開辦自己的網店,掌握電腦操作技術和專業化運作手段,并提供后續服務,讓他們直接變身為網商,讓“智慧扶貧”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截至目前,已舉辦電商集中培訓13期,累計培訓2000余人次。同時,為了解決貧困戶資金問題,康保縣出臺《康保縣電子商務扶持獎勵辦法》,將電商扶貧納入扶貧小額信貸支持范圍,對開辦網店、從事網貨生產銷售的貧困戶和幫助帶動貧困戶生產銷售網貨產品、帶動效果明顯的企業和網店,按政策給予支持。目前,全縣在淘寶網新增店鋪87家,21家達到星級,33家達到鉆級。
完善配套服務,優化電商發展環境
為實現傳統農業、特色產品與電子商務有效銜接,康保縣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改建為主、新建為輔”的原則,積極構建以“一村”發展“一品”,以“一品”做響“一店”,以“一店”致富一片的“互聯網”+扶貧新業態。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 “一村一店” 150家,具備網絡購物、網絡銷售、網訂店取、網訂店送、繳費支付、取送貨品、農村創業、本地生活八大功能。同時,為切實打通農村電商“最后一公里”,康保縣成立了物流行業聯合會,共吸收順豐、申通等25家多領域物流行業單位入會,通過資源整合,制定了14條物流線路,建立完善了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搭建起覆蓋全縣的農村物流配送服務體系,確保縣域商品24小時內到村。此外,為了擴大物流覆蓋面,康保縣在縣城主城區規劃建設了1200平方米的縣級配送中心,在符合條件的土城子、張紀等10個鄉鎮建設鄉級電商倉儲配送中心,形成了覆蓋全縣所有鄉、村的物流配送網絡。
培樹地域品牌,打造脫貧致富產業
為了改變傳統銷售模式,實現效益最大化,康保縣成功研發了土豆、雜糧、口蘑、亞麻油、壩上長尾雞蛋5種單品,注冊了縣域農副產品品牌“潤土”,以政府授權監督,企業市場運營的模式,以統一的包裝、統一的形象、統一的物流配送、統一的服務,通過電子商務的形式,實現從農民的田間地頭到城市市民餐桌安全直接連通。截至目前,線上銷售額達770余萬元,較同期增長了近60倍。同時,為了不斷壯大致富產業,康保縣培育黑豆、夏坡蒂馬鈴薯、冷榨亞麻種植、黃牛、杜泊肉羊、黑豬養殖、雜糧、食用菌等八大產業基地,鼓勵企業、專業合作社、個人研發改良產品,打造適宜網絡銷售的特色產品,從根本上改善農產品產銷模式,將傳統的以產定銷模式轉向市場營銷。目前,康保縣糧油深加工企業已達124家,肉食加工企業達32家,產業鏈不斷延伸,產品附加值成倍提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