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沙河市經濟開發區的龍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號炭黑生產線,生產裝置為縱向布局以拓展利用空間。
位于寧晉的童泰嬰幼兒服飾有限公司正在建設的多層廠房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常方圓)6月25日是第26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為“節約集約用地,切實保護耕地”。全國土地日來臨之前,河北新聞網記者來到沙河、寧晉等地進行探訪發現,在集約節約用地方面,真可以說是生產企業有妙招、政府部門管理嚴。
“上天入地”,企業用地各有妙招
“土地使用集約化,效益實現最大化”——6月13日,記者剛一走進位于沙河市經濟開發區的龍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就看到了廠區門口醒目的大型標語。標語一側,是龍星化工4號炭黑生產線,多層次的金屬框架內,粗細不一的管道縱橫交錯,頗具規模。
“這是我們建設的多層廠房,能充分拓展土地利用空間。就拿4號生產線來說,旋風分離器、粉狀儲蓄罐、絞龍、造粒機、干燥機等設備,從上至下分布在一個縱面上,廠房共分9層,最高處達42米,實現了土地的集約利用。”龍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賈永軍介紹說,該公司還通過對現有設施進行改造,在不新增用地的前提下,實現了土地的高效利用。“以前我們的產品存儲倉庫為單層存放,隨著公司產能增大,無法滿足實際需求,于是我們對倉庫層進行加高,僅此一項就減少用地面積110畝,并使倉庫利用率提高了1倍以上。”
位于寧晉的童泰嬰幼兒服飾有限公司,同樣通過多層廠房建設,把土地利用方式由“攤大餅”變為了“搭積木”。童泰公司正在新建的4號車間建筑面積達24萬平方米,但占地僅40畝,單體規模在全國服裝類企業中都是領先的。“一般服裝廠廠房多為單層,或者2至3層,我們的廠房地下1層,地上12層,用40畝地就建了別人需要400畝土地才能建的廠房。”該公司董事長耿華彬說。
在耿華彬看來,讓每一寸土地都物盡其用,一方面能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對企業發展也是有益無害:“與征地的成本相比,建設多層廠房的成本是比較低的。提高土地利用率,能節約企業投資成本,還有利于企業現代化集中管理,避免公共設施重復建設等。”
沙河市長城玻璃有限公司的7、8線生產廠房外觀看起來普普通通,該公司辦公室主任劉紅彬卻自信表示,別看該廠房占地面積小,兩條生產線的日融化量卻都能達到1200噸,是亞洲最大的浮法玻璃生產線。“我們廠房的秘密在地下。”劉紅彬解釋說,該廠房建設時,地下修建了215米長、115米寬、12米深的立體空間,風機、電機等輔助配套設備全部安裝在地下,相當于節地74畝。
“現在批地太難了,企業想滿足不斷擴大的生產需要,就要在集約土地上想辦法。”劉紅彬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