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臣巡視群山
楊慶臣的午餐
中國日報網河北頻道承德7月4日電 一道白光伴著轟隆隆雷響,隨著黃豆大的雨點傾盆而下。期盼已久的大雨終于如期而至,楊慶臣松了一口氣,大眼睛注視著室外的大雨,嘴角上翹微微笑著,心里盤算著可以安心的下一趟山了,看看病床上的父親,幫著妻子干點農活,補上春節的團圓日。這個人是平泉縣國有黃土梁子林場的護林員,堅守于龍潭山望火樓山巔的瞭望員。從小受父親熏陶,長大后做了名副其實的“林二代”,守護著綠水青山。
記者在望火樓內看到,一張床上疊著整齊的行李,旁邊擺放一張破舊的木桌,桌上放著用了20多年的電飯鍋,桌下有半袋大米、1包掛面、10個豆包、4塊豆干、5個土豆、2顆大蔥和半塊姜,這是他全部的生活家當。山頂上冬季取暖用的煤、喝的水、吃的飯菜都是他從4公里遠的山下背到山上來的。
據悉,龍潭山望火樓始建于1992年,海拔980米,管護黃土梁子林場轄區內三鄉二鎮,林地范圍63萬畝。楊慶臣手上有一個他視若生命一樣的寶貝,一臺高倍望遠鏡,一年四季,寸步不離。利用率最高的時候,還屬冬春季,山火發生的高危險期。除了白天每隔15分鐘巡視一遍外,夜晚也要起床幾次巡視群山,防止發生意外火情。楊慶臣對每一個山頭地塊都銘記于心,已成林場“活地圖”,對火情判斷,他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煙白且量小是百姓大田地內燎秸稈,煙濃而黑是山林之火,他向我們透漏著自己的觀火秘訣。
春節是團圓日,對于楊慶臣而言,每一年都在山上過春節,春節團圓是一種奢望。2003年罕見的大雪封山,他每天吃一頓飯,堅持了20天。夏天雷電火球“進屋”,先后有4部電話、3部大刀閘被雷電擊壞。困難他會克服,他也有辦法對付孤獨,一臺半導體收音機伴隨他多年,床頭底下壓著幾本名著,還會站到山頂吼幾嗓子。
據了解,楊慶臣在平凡的崗位上也獲得了諸多的榮譽,2005年被評為了全國優秀護林員,每每談起他所獲得的榮譽時,他憨厚的一笑,“沒啥,沒啥,我應該干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