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跑后的鄭東新區帶給老百姓更多的的機遇和更多的實惠
核心提示
從空中看城市,會有一個全新視角,一個視覺驚奇。
猶如后掠翼噴氣式飛機的城市,是巴西首都巴西利亞。
大如意建筑群,是鄭州的鄭東新區——一張特色鮮明、時代氣息濃郁的“河南名片”。
鄭東新區從一個舊機場發展成國際化CBD,從一個魚塘洼地的村落發展到常住人口超過30萬的新都市。
這是一個具有新陳代謝功能的新城區,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新城區,一個經濟發展無限增長的新城區。
新華網河南頻道7月11日訊 大河網—大河報報道: 鄭東新區是集約發展的都市先行區、生動實踐者,體現了河南人的智慧,它的無限成長性,已經蘊含在東區的每一個功能區塊,迸射于東區的每一次舉手投足。
1
鄭東新區是一個規劃帶動發展的新榜樣,依靠規劃資源,突出集約發展,體現經濟發展的無限成長性。
什么是集約發展?概括講,集約發展就是科學發展,使區域發展模式轉變的核心和關鍵。東區實現集約發展的途徑就是加快推進產業聚集、人口集中、配置優化和資源節約。做到這點,規劃的作用尤為重要。
靠城市規模無限增長來帶動經濟發展的時代已過去,生態環境承載力有限,城市發展和建設必須尊重這個限制。“規模受限”時代,城市發展需要注重從量變轉型為質變。
在規模受限時代,唯有想象是無限的。
城市發展轉向質變,必須有高品質規劃,關注城市居民生活質量,使城市和自然資源有機融合,增強人們的幸福感。在有限的城市空間里,依靠規劃和集約發展營造經濟無限增長的要素。
鄭東新區高起點起步,追求轉型質變的關鍵和前提就是:以科學眼光謀劃發展,以科學規劃指導建設,以科學方法推進工作,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鄭東新區的規劃是時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超前決策,在面向國際招標、民主問卷的基礎上,由鄭州市委、市政府集體研究,市人大以立法形式確定的。”鄭州市原副市長、鄭東新區管委會第一任主任王福成說。
東區的規劃歷程充分體現了規劃也是一種資源,一種生產力,這是東區決策者、規劃者、建設者的共識。
東區城市規劃強調“設計結合自然”理念,讓發展跟資源環境協調,不是讓資源環境去適應既定的發展目標。綜合考量城市土地集約、城市交通結構優化、城市居住和就業就近、組團發展、城市與自然有機相融等因素,控制城市規模搞內涵發展,集中投放城市建設資金,提升城市品位,增強城市功能,利用規劃資源,充分調動自然力量和人的創造力,鑄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經濟無限發展。
如今的東區,是一個有機生命體,人與自然共生,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建設、生態建設、低碳經濟。各種配套有機組合,人們的工作與生活不再人為割裂,處處“水清、地綠、天藍、氣爽”。東區的每個組團都是一個細胞,突出各組團功能定位,通過道路骨架聯系起來,形成了CBD、龍湖南區、商住物流區、龍子湖高校園區和科技園區幾大板塊,每個組團可以根據時代變化和經濟發展隨時進行優化調整,實現綜合各種元素,走集約發展道路,走出一條具有東區特色的城市組團發展道路。不僅滿足當前發展需要,還為長遠發展留足空間,給未來的無限增長提供了可能。
2009年4月2日,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參觀鄭東新區時稱贊說,看了鄭東新區覺得鄭州確實是個現代化的大都市,他從中看到了鄭州的未來,也看到了河南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