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
領導變,規劃變;整治來,整治去
鄭州建投能拿到,是否也有其他企業也能拿到?鄭州建投又是如何拿到這個證的?這樣的拿證渠道是否為權錢交易提供溫床?眾多問題都在揭示著鄭州戶外廣告之亂。
宋玉建說,2004年之后,鄭州市的規劃便一變再變,眾多廣告公司無所適從。2005年是精品街整治,2007年出了個補充規劃,但由于動靜太大,引起整個廣告行業的震蕩,2007年8月30日,舉行了聽證會,有人大、政府、城建局、發改委、文明辦等部門官員以及廣告公司代表、市民代表、商會代表參加了此次聽證會。
“效果很好,會后,政府便組織人員進行調查,做方案,還在報紙上進行公示,承認了原來有證的,也進行了一些新的規劃。”宋玉建說,接下來,便是2008年的集中整治,市場秩序一度有望好轉。到了2009年,鄭州市城建局主管戶外廣告的領導變了。然后,規劃又變了。
資料顯示,2009年,一份《鄭州市主次干道戶外廣告設施整治規劃》出臺,推翻了原有規劃的眾多內容,并重新規定333塊廣告牌為合法。“原來規劃中,明確規定四層樓以下包括四層樓不能設置廣告牌,但此次規劃中,兩層樓以上就可以設置廣告牌。”宋玉建說,并且這次規劃也未曾舉行聽證會,未走法律程序。宋玉建說,但還懷疑,此次規劃存在暗箱操作,很明顯的是,根據規劃進行的整治通告在網上掛出之前,這次規劃的廣告位基本上全部簽約,有些廣告位甚至在前一個月就已經簽約,“如果不是已經知道要續約,誰會冒著風險建設隨時可能被拆除的廣告呢”?
對2009年的這次規劃,隨后,河南省廣告傳媒業商會先后向人大、信訪辦等進行申訴,“成功制止了他們(城管局)的非法行為,在2009年12月25日,他們不得不在媒體公示,聲明文件作廢”。
追問
亂象加劇權錢交易鄭州究竟有多少塊合法廣告牌?
2009年之后,鄭州市戶外廣告再未有新的規劃出臺,亂象進一步加劇,這個市場也成了“名利場”。
“要想拿到證,請有關人員吃吃喝喝,加深感情是少不了的。”昨日,一位廣告公司的老板對記者稱,現在拿到證的,大多是有背景的,“或者是裙帶”,而請吃喝的成本,“一般為10%~20%,你們說利潤80%,實際上還是相當保守的。其實,這成本就算超過50%,甚至90%也沒關系,你還有10%的利潤,還是有錢可賺。”
“就是權+錢。”另一位讀者概括得更直接,自己所在小區的住宅樓上正在搭架子,物業方稱將作為戶外廣告牌使用,“我想問下城管局,住宅樓上允許做廣告牌嗎?不允許。但物業一位副總說,現在正在打點關系,打通關系之后,牌子就豎起來了。”
亂象之中,鄭州市戶外廣告市場“合法”和“非法”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據宋玉建稱,在2004年之前,有戶外廣告設置許可證的有幾十家,而在2009年《鄭州市主次干道戶外廣告設施整治規劃》中,合法的應為333家。但到了2010年,按照鄭州市城管局局長余遂盈的說法,鄭州市域內高速公路沿線已拍賣的廣告共46處;在四環以內區域戶外廣告已經審批的有20處,也就是說,經審批而合法的僅有66處。
現在,市場上究竟有多少合法的廣告牌,很難讓人看清楚。“只說稍微成點規模的,鄭州市場上的廣告牌應該有2萬多塊。”河南工業大學對鄭州戶外廣告市場深有研究的老師陸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