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底,今年全省道路交通事故3797起死亡839人,受傷4282人財產損失1670萬余元
“住、食”問過了,這次問問“行”,省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交通安全——
鄭開大道事故頻發 何時能成“平安大道”
新華網河南頻道9月27日訊大河網報道: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就四件事——衣食住行,除了“衣”之外,其他三件事現在都很成問題。繼召開保障房建設、食品安全專題詢問會之后,昨日上午,省十一屆人大第二十九次會議又召開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況的專題詢問會”。
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全體組成人員,副省長秦玉海,省公安廳、省住建廳、省教育廳、省交通廳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詢問會。交通擁堵、停車場建設、道路規劃建設、校車安全、公共交通怎么辦,電動車怎么管等焦點問題,都被常委會組成人員一一問到。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文超表示,對于相關負責人的回答,省人大將督促并監督其落實到位。
政策
河南省將出臺鼓勵停車場建設政策
戚建莊委員關心的是如何解決停車難問題。
劉洪濤表示,“停車難”的原因主要是停車泊位總量嚴重不足;停車場規劃布局不合理;沒有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停車場配套制度和標準等。
下一步,我省將建立城市停車設施規劃建設管理的協同機制,加快編制停車場專項規劃,并嚴格按照規劃進行建設。同時,研究出臺我省支持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的相關政策,吸引社會資金建設停車場等,滿足市民停車需要。
改造
鄭開大道將全線進行“安全改造”
鄭開大道按照快速路的標準建設,卻沒有快速路的設施。沿線的平交路口多達一百余處,交通秩序混亂,事故頻發。簡直從“雙城大道”變成了“傷人大道”。閔虹委員詢問:“如何讓鄭開大道變成一條平安大道?”
劉洪濤首先解釋了目前鄭開大道存在的問題。他說:“鄭開大道原是按快速公路建設的,投入使用后,沒有按照城市快速路標準進行改造建設,沒有實行上下分離、快慢分離;且沿線與農村道路、生產道路平交路口多;道路安全附屬設施不完善,入口及路段各類交通標志、監控設施缺乏,因此交通事故較多。”
“我們將會同公安交警等部門指導和督促鄭州、開封兩市,抓緊做好鄭開大道全線道路交通設施改造的規劃設計方案,并盡快按照規劃設計方案進行改造和建設。包括,合理設置穿行通道,實現上下行交通分行,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分行等。同時,完善交通設施標志,增設交通標志標線,在重要路口、危險地段增設電子監控及測速設備和減速帶等。”
校車
將以縣為單位,制訂校車服務方案
孩子們用生命喚醒了全社會對校車問題的重視,“我省將如何為孩子們配備校車呢?”田土城委員提問道。
省教育廳廳長王艷玲回答:“我省的初步考慮是,盡量保障學生就近入學或在寄宿制學校入學。對于確需乘車的學生,應合理規劃、設置公交路線和站點,提倡學生乘坐公交車輛上下學。對難以保障就近入學、公共交通又無法滿足上下學需要的學生,提供校車服務,各地應以縣為單位制訂校車服務方案,在縣級校車服務方案的基礎上形成省級校車服務方案。我們近期的主要工作就是指導督促有必要提供校車服務的地區,以縣為單位制訂校車服務方案,配備標準校車。”
管理
電動車管理辦法已報省政府審核
電動車很方便,但是電動車卻不安全。電動車該咋管,至今也沒個好辦法。高漢青委員就此問題提問。
省公安廳副廳長王德周回答:當前,國家對電動自行車的管理尚無專門法規和規定。目前只有浙江、江蘇等兩三個省出臺了管理辦法,有些省正在調研,我們在學習借鑒外省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相關部門起草了《河南省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對電動自行車的生產管理、登記管理、路面管理進行明確規范,目前已報省政府有關部門審核。目前,我們主要是路面管控,糾正電動自行車違法,在城市主要路口安排交通協管員對電動自行車超速、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勸阻教育,同時安排民警進行查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