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雪軍說:“化石被運回來時,多數都裹著泥土,看不清到底是什么動物。清理時,今天發現了這個動物的化石,明天發現了那個動物的化石。搞舊石器時代遺址的考古發掘,最希望的就是有人的化石出現,大家都心照不宣,清理得格外認真。”
但是,命運就是這樣捉弄人。已進入發掘計劃時間的最后一個月了,大家期望的東西仍然沒有出現,參與的人都有點失望。欒川縣文物管理所所長龐海嬌說:“當時真有點失望,但感覺不能泄勁。因此,當局領導關心地問到底還能不能發現人類活動的遺跡時,我說一定能,一定要挖個‘欒川人’。”
顧雪軍說:“不論有沒有人類的東西,我們都計劃在規定的9月底結束現場發掘。”
但幸運突然降臨。2012年9月26日上午,欒川縣文物管理所的職工張留在用錘子敲掉一塊化石泥土后,發現敲出了一顆像人類牙齒的化石。他迅速給龐海嬌打電話報告,龐海嬌難以相信,說最好找個牙醫鑒定一下。張留在到縣城找到一個老牙醫,老牙醫看后說是人的牙齒。
隨后幾天,又陸續發現5顆人類牙齒化石。
欒川縣發現6顆古人類牙齒化石,引起國內考古界的巨大震動。
趙凌霞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是國內古人類牙齒研究的權威。去年10月,她初步鑒定后,確認這6顆牙齒化石是古人類牙齒化石,有幼年和成年個體。她認為,從形態學來看,無論大小還是咬合面的形態,這6顆牙齒都具有比較原始的一些特征。
認定“欒川人”
2012年10月,省文物局邀請國內相關專家在欒川縣召開了“洛陽欒川孫家洞古人類與舊石器考古發現專家座談會”。在這次座談會上,專家們認定這些牙齒是中更新世直立人化石,并一致同意將其定為“欒川人”。
據了解,直立人俗稱猿人,生活階段是從200多萬年前到20萬年前,屬于地質年代的更新世,主要分布在中更新世。更新世是指地質時代第四紀的早期,地球歷史上的更新世和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相當。
孫家洞舊石器遺址的所屬年代定在了中更新世,北京周口店遺址的所屬年代也是中更新世,這意味著“欒川人”與“北京人”同齡。
相關文章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