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搬遷,滕土地,推進資源集約
土地是集聚區項目建設的一根軟肋,對集聚區開發建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破解項目用地難題,一是對項目入駐集聚區嚴格控制,不附合產業發展要求的,堅決不予審批。二是投資強度達不到入駐標準或單獨供地標準的,一律進駐企業孵化園標準廠房。三是注重挖潛,通過科學規劃,組織實施村莊搬遷,推進資源集約、項目集聚和產業集群發展。四是編制村莊搬遷規劃,有計劃有步驟推進。集聚內規劃范圍內6個村莊全部列入搬遷安置計劃,主要向城區或小城鎮搬遷集中安置,預計2013年全部完成。所有村莊搬遷后,將滕出建設用地近3000畝。2009年以來,通過不斷優化搬遷方案和獎勵政策,扎實開展群眾思想工作,村莊搬遷安置工作穩步推進。軹城鎮王虎村415戶1300余人全部得到搬遷安置,喬遷王虎祥和源小區新居。做到了人有所居,老有所養,群眾的居住生活環境得到徹底改善。作為大社區集中安置的有益償試和探索,驛城社區建設正全力推進。社區建成后可安置小韓村、河西、甘河、大驛等居委會群眾1100戶3000余人。目前,安置小區一期5棟高層安置樓建設不正緊鑼密鼓推進。承留鎮東張村320戶1200余人搬遷安置工作全面啟動,方案制定和群眾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抓規劃,重融資,實現科學發展
規劃是基礎,資金是保障。集聚區啟動建設以來,在濟源市委、市政府的關懷下,濟源市直各職能合力支持和配合,規劃和資金工作穩步推進。一是高度重視規劃編制工作。先后完成了集聚區遠期35平方公里發展區域的規劃編制和2020年前8.1平方公里區域的發展規劃編制,并分別于2008年12和2010年12月被市政府和省發改委批復實施。集聚區發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報告于2010年3月取得省環保廳批復,空間發展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完成編制成果。同時,積極推進專業園區規劃,先后完成煤化工產業園、裝備制造產業園、鋼材深加工產業園、服裝及輕工產業園、玻璃深加工產業園等專項規劃5個,配套物流規劃同步跟進,完成項目單項規劃25個。目前,集聚區規劃編制工作正在走向新的階段,集聚區開發建設正在走向科學發展的軌道。二是扎實開展融資工作。本著一邊探索,一邊尋求更大突破的原則,集聚區先期成立了濟源市豫陽工業開發有限公司1家,全面參與并開展基礎配套設施及標準廠房的市場開發工作,同時,積極吸納社會資金參與建設,有效解決了建設資金緊張的狀況。共融資6億元,建設標準廠房36萬平方米,配套設施也得到了完善和優化。發揮市級融資公司的優勢,積極與市投資公司合作,成立了集聚區第2家融資公司——市虎嶺工業開發有限公司,全面負責集聚區建設融資工作,通過資產盤活和抵押,形成良好的銀企合作關系,憑添了集聚區新的融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