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滿釋放人員不思悔改,借外出打工之機繼續在外干些盜竊他人財物的事情,經常打一槍換個地方,不斷變換打工地點。就是這樣一位盜竊犯罪嫌疑人卻蒙蔽了群眾的雙眼,被群眾交口稱贊為村中的“好小伙”。大走訪的民警們沒被他的假象所迷惑,根據群眾的一句題外話看出端倪,從而將這個外省剛剛上網的網上逃犯抓獲歸案。5月13日,犯罪嫌疑人高某被河南省唐河縣警方依法移交給浙江警方。
河南省唐河縣公安局依托“百千萬工程”大走訪活動,深入轄區,與群眾交朋友,真正讓大走訪活動不走形式,走出實效。他們堅持“十個必訪”的工作要點,力爭訪實訪細訪出成績。
5月11日,該縣公安局副局長柳長為到所包的派出所桐寨鋪派出所走訪,當他和民警樊玉喜了解到轄區的高某,系2003年在山西杏花區因盜竊保險柜被判刑七年的刑滿釋放人員后,便主動到高家走訪,了解其生活情況。據高自述,其2008年10月份出獄后,多次去廣州、浙江、上海、山西等地務工,現在正與妻子鬧離婚,沒有再干違法的事情。民警走訪其鄰居時,鄰居們均反映高某在家務實肯干,不惜力氣,經常幫群眾干些農活,逢集時到街上買買賣賣,也不多話,在群眾眼中是個肯干本分的“好小伙”。但群眾的一句“高在外打工經常變換打工地點”的題外話引起了柳長為的注意,他和民警分析,按常理推斷在一個地方工作時間越長,薪水和待遇就越高,既然高某務實苦干,又為何在外頻繁變化務工地方減少人為的收入呢?是不是其中有啥見不得人的勾當和原因?
民警立即上網對高某的相關信息進行認真仔細的查詢比對,發現高某在4月底被浙江德清縣公安局武康派出所以盜竊嫌疑剛剛上網,系外省網上逃犯。民警以走訪后領導再找其談心為由,將其叫到派出所并順利將其抓獲。
來源: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記者馬守國 通訊員高書全 曲濤)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