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原戲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河南大學金明校區隆重舉行,近百名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于此,熱議中原戲劇文化發展現狀,呼吁社會各界注重對稀有劇種的保護和傳承。
在開封市副市長陳國楨看來,七朝古都開封具有悠久的戲劇發展歷史,尤其是在北宋時期,開封作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戲劇發展迅速,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他說,此次研討會將為專家學者提供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平臺,他希望能夠借此機會,呼吁全社會加強對國家稀有劇種的保護力度。
“以豫劇為代表,河南戲曲具有鮮明的中原文化特色,擁有良好的群眾基礎。”河南大學副校長關學增表示。他認為,開封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戲劇之都,擁有百年歷史的河南大學也在不斷通過成立地方戲劇研究所等形式,加強對戲劇文化的探索、研究,保護稀有劇種。
針對“中原戲劇文化對中國戲劇文化發展有極大促進作用”這一觀點,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劉禎表示贊同。他說,河南省是一個戲劇大省,劇種品類繁多,在戲劇發展史上出現了一大批諸如常香玉、馬金鳳的著名戲劇表演藝術家,為中國戲劇文化發展做出了貢獻。
河南省藝術研究院院長李利宏則承諾,河南省藝術研究院會一如既往地與河南大學有關院所保持密切聯系,加強合作,為保護和傳承中國戲劇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開幕式后的大會主題發言及討論中,臺灣世新大學教授曾永義、中山大學教授康保成、中國戲曲學院教授謝柏梁、日本明治大學教授福滿正博等專家圍繞著“宋金雜劇的傳播、蛻變與中華戲曲形態的成熟”、“非物質文化遺產背景下稀有劇種的保護與傳承”、“海峽兩岸豫劇編創演出活動的交流與研討”等議題各抒己見。
據研討會主辦方介紹,本次研討會為期三天,旨在弘揚古城開封在中原戲劇發展史上的卓越地位,發掘中原地區豐厚的戲劇歷史資源,促進學界對中原戲劇文化的持續性研究,提高人們對瀕危劇種的認知水平,加大對稀有劇種的保護力度。(記者 常城 通訊員 王鳳一)
實習編輯: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