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煜專訪山西中遠威藥業董事長鐘志孟
鐘志孟為《CRI會客廳》題詞“關注血栓,關愛生命”
為迎接香港回歸十五周年,我們特推出系列報道“歸去”、“來兮”。其中,“歸去”系列將采訪在香港回歸前赴海外,近年又返港發展的香港人士,回述其離去、盼歸、歸來的心路歷程,和對今日香港各方面和諧穩定發展的感觸;“來兮”系列將走近來到內地各領域發展的香港人士,報道他們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內地發展積極做貢獻的情況。
蚯蚓,又名“地龍”,它是地球上存活最古老的動物,在香港商人鐘志孟先生眼里,也是最可愛的動物。因為,它帶給鐘志孟傳奇的經歷,也把鐘志孟與內地的山西省緊緊聯系在了一起。蚯蚓體內含有三種能溶解血栓的酶,這些酶能破壞血栓纖維蛋白的網狀結構,從血栓內部溶解血栓。鐘志孟在山西成立的中遠威藥業有限公司,主打藥正是以蚯蚓為原料的“溶栓膠囊”。“中國原來四大發明,你說四大發明以后還有什么發明?我現在覺得我這個溶栓啊是第五大發明,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如果真能成為第五大發明,這可就真是個奇跡了。讓我們走進這個奇跡發生的地方,走近鐘志孟這個想要創造奇跡的人。
今年51歲的鐘志孟先生,中等個子,眼睛炯炯有神,顯得十分干練。也許是自小家境貧寒,使他養成了簡樸的習慣,如今盡管身家數十億,鐘志孟穿著卻極其樸素,手上那個老款的諾基亞手機,色彩已剝落。
鐘志孟的財富,是從打工開始,一點點辛苦積累起來的。他當過工人,做過保安、導游,開過旅行社,做過藥品代理。每一步,他走得扎扎實實,最后將事業定位在了制藥領域。香港回歸前夕,鐘志孟敏銳地察覺到內地無限的商機,他將發展的腳步邁向了內地。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與山西醫藥大學的單鴻仁教授結緣,開始了他進軍內地,建廠制藥的事業。“我做這個‘溶栓’的時候,剛開始我是抱著給人家單教授介紹合作伙伴,因為我沒有廠嘛,結果這些合作伙伴對他這個產品就沒有興趣,后來教授一看,說:你也挺熱心的就你來吧!我怕做不了,他說:沒事,咱們小有小做,一步步的來,我有信心。我說:那就試試看吧。 ”
于是,鐘志孟投資數百萬元為單教授建起了實驗室和生產基地。中國古代著名中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地龍”具有清熱解毒、定驚平喘、活血化瘀的功效。用蚯蚓入藥,不僅療效安全可靠,而且來源便捷、健康環保。單鴻仁教授帶領科研人員奮力攻關,經過數百次的試驗后,終于開發出了以蚯蚓為原材料,以中國傳統的藥理藥方為基礎,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進行精細加工的“溶栓膠囊”,成功地實現了在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方面的醫學突破。
在鐘志孟看來,“小蚯蚓,有大作為”。“就是我們現在這個老藥,發現了它的新的用途。它對治腦癱有幫助,對治老年癡呆有幫助,對治療高原反應有幫助,對治療肝纖維化有幫助。而這幾個領域啊,全世界公認的沒有藥。這四個領域任何一個領域的突破都可以拿大獎的,就要問鼎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