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5日,王長明在雙城市雙城鎮長產村集市上銷售蛋糕。新華社記者王松 攝
“我并不覺得自己殘疾,正常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正常人做不到的事我也要一試身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要發掘出自己最大的人生價值。”在自家的糕點店里,王長明對記者說。
王長明是黑龍江省雙城市雙城鎮長勇村的一個普通農民。1998年的一天,正在自家饅頭店做饅頭的他不慎被和面機奪去了右臂。當時年僅25歲的王長明剛結婚兩年,女兒不到一歲,作為家里頂梁柱的他遭遇到人生中一次殘酷的打擊。
受傷的王長明在家呆了兩年,一直生活在苦惱無為中。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電視中看到一場殘疾人田徑比賽,心里開始發生了變化。“我當時看到殘疾人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堅毅表情,突然覺得我也應該干點啥。”王長明說。
受到了一些鼓舞的王長明從家里走了出來。他用蒸饅頭的方法來做蛋糕,結果行不通。于是他帶著妻子來到哈爾濱市的食品技校學習蛋糕加工技術,回到家后開始了他的蛋糕制作和銷售。由于王長明家做的蛋糕品種多,口味好,加上他從不缺斤少兩,十里八鄉的回頭客越來越多,趕上旺季的時候,上門的村民多得把王長明的蛋糕店擠滿了。
“我做蛋糕用的雞蛋都會親自去養雞戶家選購,白糖、蜂蜜、面粉和植物油都購買大廠家的放心產品,利潤雖然會下降,但我對得起良心,更對得起鄉親。”王長明說。
2007年,王長明剛剛起步的糕點店只有一臺小烤箱和一個打蛋機,現在已有兩臺大烤箱、壓面機及和面機俱全的蛋糕生產設備。今年,在雙城市政府與殘聯的扶持下,他成功申請下來兩萬元殘疾人小額貼息貸款。他準備再購進一臺大烤箱,并擴大自己的廠房和倉庫。王長明表示,他要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安置殘疾人到他的店里就業,免費為殘疾人做蛋糕生產技術指導。
“我現在有一個大的目標,就是將我的店再擴大規模,能夠打入各大超市銷售,最終創立自己的品牌。”王長明對未來滿懷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