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東北網1月20日訊 1月10日,家住大慶讓胡路區匯景花園小區的李琦向記者反映說,現在的一些孩子,虛榮心很強,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檔,上學、放學都要有車接送,明明十幾分鐘就走到學校了,可偏偏就要擺這個譜。
“我女兒現在就是這種情況,盲目地趕時髦、愛攀比,她們班不少同學,家長要是不開車送,都不去上學。”李女士說。
初二學生喜歡就得“整到手”
李女士和丈夫收入都挺高,因為家庭條件好,女兒王環有什么要求,做父母的,都會滿足她。
可是最近,細心的李女士發現,正在上初中二年級的女兒,越來越愛打扮,而且要求也越來越高,老是纏著她買一些飾品,如果不同意,就又哭又鬧,把她弄得一點辦法都沒有。
李女士回憶說,前段時間,她和女兒逛街的時候,女兒纏著她買頭飾。“好幾百塊錢,一個孩子至于買那么貴的頭飾嗎?”李女士堅決沒同意。
可女兒回家后,就躲進房間里不出來,李女士被氣得哭笑不得,正想和女兒和解的時候,接到了女兒班主任老師的電話。
老師在電話里告訴李女士,王環昨天和同學發生了爭吵,把對方的頭飾弄壞了。
事后李女士了解到,女兒因為喜歡同學的頭飾,自己也想擁有一個,借戴的時候,不小心弄壞了。
“不虛榮不攀比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她們班不少孩子,家長不開車送,都不去上學了,現在的孩子是怎么了?”李女士對記者說。
建議家長要控制孩子零用錢
大慶一中高級教師薛莉說,像李女士女兒一樣的孩子,還真不少。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環境,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有些家庭,父母本身就喜歡攀比,總愛在自己的朋友面前炫耀財物或成就,長此以往,孩子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會愛慕虛榮。
薛老師表示,初中生處在從兒童向青少年過渡的時期,性格叛逆,在意別人的評價,為了讓別人的目光停留在自己身上,他們會不斷地利用物質來填充自己。
此時,家長就應該為孩子把好關,讓孩子明白什么錢該花、什么錢不該花,定期檢查孩子零花錢的去向,并嚴格規定其用途。
薛老師說,一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孩子,家長應讓孩子參與一些理財計劃,還可以讓孩子利用寒假外出打工,讓他們親身體會賺錢的艱辛,從而改變自己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