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東北網1月21日訊近日,細心的市民會發現,齊齊哈爾洗浴行業門票價格普遍調整了,大眾洗浴從7元漲到了10元,中檔洗浴從10元漲到了15元,而高檔洗浴則調高到了30元。這讓老百姓有點接受不了,到底是誰的主意?帶著問題,記者走訪了解事實真相。
百姓:
所有浴池一夜之間都漲價
1月1日,像往常一樣,家住建華區惠民小區的周毅露到家附近某浴池打算買幾張洗浴聯票,然而老板娘告訴他:“從今年開始已經不再賣聯票了,洗澡、搓澡都15元。”周毅露一算賬,過去澡票8元、搓澡8元,洗一次澡一共才16元,現在洗一次澡要30元,感覺有點貴。后來周毅露打聽到,自家小區周邊的其他浴池也都漲了價,并且調整的價格都是統一的。周毅露說:“本想換一家,結果到哪里都一樣,這算不算行業壟斷呀?”
洗浴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早在2014年底,北三區部分浴池就已經實施小范圍洗浴門票漲價,可能由于當時市物價局介入調查,剛剛漲起來的門票價格很快又降了回去,但沒想到過了年這漲價風又刮了起來。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2月25日市沐浴協會成立,當天協會成員就對年后的價格調整達成了一致。全市參與此次價格調整的浴池規模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就多達200余家。
浴池:
成本增加不得不漲價
帶著問題,記者走訪卜奎大街、永安大街、龍華路和民航路等主輔道上多家浴池了解情況,無一例外,每到一處均已不同程度地漲了價。在卜奎大街輔道上一家大型浴池內記者看到,墻上掛了一個展板,寫著漲價的內容。收銀員告訴記者,漲價是多家浴池的集體行為。“聽說去年年底組織召開了一次全市洗浴行業大會,通知全市洗浴門票調整價格,別的浴池都漲,我們也得跟著漲。”隨后,記者進入澡堂發現,里面只有幾個顧客。搓澡師傅告訴記者,漲價后,搓澡的人明顯少了,再加上自己的工錢沒怎么漲,所以“收入很受影響”。
采訪中,龍華路輔道上一家浴池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實洗浴這檔買賣并不好做,不提行業一年中有幾個月的淡季虧損,單說目前水費、電費、煤價的上漲,就已經讓他的浴池很受“煎熬了”,漲價也是沒辦法的事。市沐浴協會負責人介紹說,沐浴協會成立前,洗浴市場秩序還不規范,一些浴池為了減少成本,以盜用自來水和擅自開采地下水等違法行為,進行不正當競爭,造成同行業洗浴價格普遍偏低,而正當的浴池成本高,難以維持,不漲價就得賠錢,所以根據市場行情,有些浴池漲了價,并不是漫天要價。
監管部門:
串通漲價觸犯《反壟斷法》
采訪中,不少居民對浴池集體漲價的做法非常不滿,家住建華區福順小區的陳賀說:“沐浴協會的做法有點強迫百姓接受的意思,如果漲價的原由只是為了給正當浴池提供生計,而沒有從根上利用行業自律的方式嚴懲盜用水資源的不正當經營者,最后遭罪的還是我們老百姓。”
市物價局價調科負責人介紹,浴池門票定價屬于市場調節,也就是說浴池可以根據成本上漲、自身情況以及市場行情自行漲價。但如果幾家浴池私下聯合起來漲價,并且簽訂協議,不管漲了多少,性質就變了。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針對齊齊哈爾大范圍的洗浴漲價行為,省市兩級物價系統已經開始介入調查,如果查實,浴池方則觸犯了《反壟斷法》,面臨行政處罰。”
對此,銘昊律師事務所張健律師也認為,我國《反壟斷法》和《反價格壟斷規定》明確規定:禁止行業協會組織行業經營者從事價格壟斷行為,禁止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固定或者變更價格、固定或者變更價格變動幅度。涉嫌統一漲價的行為,會影響行業的市場競爭,損害消費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