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東北網1月22日訊(記者欒微)公辦園數量少、學前教育配備不足,民辦幼兒園良莠不齊……在正在舉行的哈市“兩會”上,學前教育成為人大代表關注問題。
現狀:公辦園少滿足不了需求
據哈市有關部門統計,哈市市3-5周歲在園幼兒15.65萬人,有各類幼兒園1347所,其中公辦幼兒園326所,在園幼兒6.1萬人,民辦幼兒園1021所,入園幼兒9.55萬人,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為74.6%。公辦民辦幼兒園擁有教職工1.57萬人,其中專任教師8852人。
徐建華通過調研發現了一些制約學前教育發展的突出問題。公辦幼兒園數量少,遠遠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尤其是,為城市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農民工子女上不了公辦幼兒園,只好送到民辦看護班看護,受不到正規的學前教育,這也是當前社會的一個突出問題。由于幼兒園網點布局缺乏整體統籌規劃,哈市多數小區沒有配套幼兒園,入園難成了小區共性問題。一些鄉、鎮幼兒園數量少、空間狹小、設施老化,早就不適合學前教育的要求,急待改進。
原因:師資配備不足執法力度弱
徐建華認為,師資不足是,嚴重影響幼教質量的提高。以道里區為例,該區有幼兒園16所,在園幼兒4749人。按照《黑龍江省幼兒園機構編制管理實施辦法》,幼兒園教職工編制1:6核定,需要791人,而實際在編人員僅有283人,只占合理配備人員的36%,仍缺508人。
另外,由于管理經費緊張,外聘人員工資待遇低下,教職工隊伍不穩定,嚴重影響了幼兒園的發展和幼教質量的提高。
執法力度薄弱,監管非法辦園難度大。根據國家有關部門規定:學前教育主要由教育、衛生、民政、公安、街道辦事處等多個部門管理。長期以來,由于管理機制監管任務不清、體制不健全、力量薄弱,日常工作又缺乏通力合作,因此許多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特別是非法辦園幾乎遍地開花,由于經營不規范,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面對問題各部門不是主動出擊,而是相互推諉,致使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嚴重影響幼兒教育的健康發展。
城鎮住宅小區配套建設和管理不完善,多數小區沒有幼兒園。問題的癥結是政府對小區配套幼兒建設存在“批、建、管”分離的現象,權責不清,規劃、建設、管理、監督不到位所致。
建議:“公”“民“并舉
加快立法步伐,將學前教育事業納入法制化軌道。盡快制定《哈爾濱市學前教育條例》,使各類幼兒園納入法制化軌道。通過立法,進一步明確教育、衛生、民政、公安、街道辦事處等行政部門的管理職責,理順工作關系,形成管理合力。
以“公”代“民”,“公”“民”并舉。提高公辦幼兒園質量,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的基礎上,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對民辦幼兒園的優惠和扶持政策,通過保證合理用地、減免稅收等方式,鼓勵民間資本興建幼兒園。制定民辦幼兒園分類定級標準,實行按類定級收費,建立獎勵機制。對一些無資質的“黑園”應以積極的態度提供指導幫助,使其逐步規范達標,取得合法資質,提高幼教質量。對長期不合格,不達標,并存在安全隱患的要堅決取締。
有計劃增加學前教育師資,努力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進一步完善以財政投入為主的經費保證機制,積極鼓勵民間資本投入學前教育,支持民間資本辦園,形成全社會都關心和支持學前教育的良好局面,促進哈市學前幼兒教育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