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東北網1月28日訊(記者雷蕾)近幾年,每到冬季供熱期,哈爾濱的霧霾就悄然來襲,給市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不小的影響。在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省人大代表李萬春說,治理霧霾,人人有責,建議每一位市民都應主動成為改善空氣質量的積極參與者。
李萬春代表提出以下幾方面的建議:
一、出行盡可能乘坐公交車或騎自行車,降低出車率,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
二、所有大拆大建項目必須采取有濕式作業,對不達標的徹底叫停。
三、對所有鍋爐煙囪進行時時檢測,對工作不負責,加水噴霧除塵失誤失職人員給予批評教育,加強責任心,杜絕因操作延緩失誤造成的煙囪短時間冒黑煙現象。
四、所有施工采取無塵化或濕式作業。減少空中有毒氣體和塵埃散發到空中。
五、對新建的高層在樓頂統一安裝高壓噴霧裝置,所有沿街樓房安裝噴霧裝置,在霧霾嚴重時全市統一樓房開啟高壓噴霧裝置,吸附空中的有毒氣體和塵埃。
六、農村大量采用沼氣做飯,減少焚燒秸稈。
七、分類回收,循環再用,不亂丟廢棄電池等有害垃圾,將垃圾分類投放,使資源循環使用,造福人類。
八、改革飲食習慣,抵制城市露天燒烤,實行低油煙、低污染、低能耗的飲食結構。
九、所有吸煙的市民少抽一根煙,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
十、所有環衛工人不要焚燒樹葉垃圾。
十一、少放或不放煙花爆竹,營造一個安全、健康、環保的春節。結婚的新娘、新郎主動放棄燃放煙花爆竹,買車的市民主動放棄燃放煙花爆竹,改為電子爆竹或其他環保方式。
十二、多種綠植,令空氣清新。在家中的陽臺上或者小區的樓道中多擺放一些小盆栽,既美觀又能凈化空氣。開展春季植樹活動,每個市民應該每年植至少一棵樹,美化身邊的自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