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黑龍江日報3月18日訊近日,哈爾濱市政府正式出臺2015年全市惠民行動項目,并落實部門責任,確定資金來源及數額,敲定實施進度及完成時限,確保全面落實各項民生承諾。
據悉,改善城鄉居民住房條件方面:哈爾濱市計劃投資34億元,改造農村泥草房5萬戶、面積218萬平方米。計劃投資5億元,實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200萬平方米,讓百姓居住得更舒適、溫暖。
拓寬社會就業渠道方面:哈爾濱市將加強失業調控,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7萬人。加強失業人員和高校畢業生職業培訓,對6000名失業人員進行創業培訓,計劃培訓后有1800人成功創業或自謀職業;完成高校畢業生技能及創業培訓1萬人。開展農民工增收技能培訓,完成技能培訓任務1萬人,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148萬人,實現農民勞務增收225億元。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方面:哈爾濱市將出臺助保貸款實施暫行辦法,解決困難群體無力繳納養老保險費、無法按期享受養老待遇問題。新增養老機構主辦的醫療機構中符合條件的,優先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范圍,為養老人員提供更便捷的醫療服務。全年新增各類養老床位5000張。
提升公共醫療服務方面:哈爾濱市將建立覆蓋全市農村居民的大病保險制度,轄區參合人員一年內就醫累計發生的住院合規醫療費用(含門診特殊及慢性病治療),對經新農合補償后,個人自付超過起付線部分給予50%的二次補償,封頂線30萬元。實現衛生和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覆蓋流動人口,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免費為轄區內0~6歲適齡流動兒童提供接種12種國家一類疫苗服務。
豐富群眾文化體育生活方面:哈爾濱市將完成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實現邊遠山區20戶以下通電自然村居住的居民利用直播衛星形式的全覆蓋。打造10分鐘健身圈,安裝健身器材2200件。
完善城鄉基礎設施方面:哈爾濱市將按照國家標準,創建30個“減災示范社區(村)”。在中心城區建設街心綠地19處,通過栽植彩葉樹,增加綠量。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332處,實現662個自然屯、41.78萬人吃上安全健康自來水。
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方面:哈爾濱市將新建、翻建中小學校校舍6所,配建操場及相關設施。各級財政投入約980萬元,向8000名農村義務教育貧困寄宿生發放助學金。
暢通居民出行方面:哈爾濱市將新增600標臺適應北方高寒氣候特點的大容量環保公交車。開辟、調整、延伸公交線路20條,加強江南與江北、華南城與市區的公交聯通。靜態交通工程建設上,新建續建停車場19處,新劃增停車泊位8000個。
創新社會管理方面:哈爾濱市將改善肉菜流通追溯體系277個節點鏈條,確保全市5007張追溯服務卡得到有效使用。建立96333電梯應急救援平臺,采用物聯網技術,建立責任明確、預警有效、響應及時、解救迅速的電梯應急救援機制。
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方面:哈爾濱市計劃完成老舊排水管線改造6公里,進一步提高城市防御內澇能力。整治噪聲擾民污染,建設50個安靜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