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外號叫“拉燈”
“我們的學習是‘外松內緊’。雖然老師管得少,但我們自己誰也沒放松過,而且很注重學習效率?!爆F在上海一家公司任職的賀志玄說。高三時學校規定,學生每晚10時半必須回宿舍休息。但為了多看會書,大家總是到了11時還在教室自習。于是每天一到熄燈時間,班主任饒開宏就會去教室關燈,把大家“趕”回宿舍,“就因為這,饒老師被我們起了個外號,叫‘拉燈’。”憶起往事,賀志玄笑出了聲。
一旁的班長陳博則接過話頭告訴記者,用功是用功,但班上從沒有同學打過學習“疲勞戰”,“當時念書就跟玩兒似的?!彼硎?,那時班上同學預習、復習的自覺性很高,所有需要掌握的知識基本都是在課堂上全部消化。而課余時間主要是用來放松休息的。陳博回憶說,當時每天的晚自習前有2個小時休息時間,他都會和同學去操場打籃球,讓學了一天的大腦松弛一下。
“在我們班里從沒有書呆子,成績最好的不一定是最用功的。每個人都是又會學習又愛玩?!辟R志玄用“有個性”3個字來總結自己的高中同窗。
曾經全班聯名“?!崩蠋?/strong>
高三時,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學校將一位資歷深厚的老教師調來高三(2)班教數學,換走了當時只有兩年工作經驗的年輕老師。“我們都覺得以前的數學老師上課方法挺好,我們都很難接受新老師,不太贊同學校的做法。”賀志玄說,為了申明觀點,高三(2)班的全體同學干脆聯名給校長寫信,要求把老師“換回來”。
“學校經過權衡最后還是接納了我們的意見,我們都很為自己的行為自豪,適合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彼f。
“方法和態度非常重要。”說起學習經驗,陳博表示,課余時同學們經常聚在一起交流學習方法,他們從來不把學習當成必須完成的任務,而是證實自己努力成果的方式。他們很少死記硬背地學,而是將學到的東西融會貫通到生活中。“我們班有一個傳統,每堂語文課前15分鐘由一名同學做中文演講,每堂英語課前15分鐘做英文演講?!标惒┱f,有時同學若講得非常精彩,老師還會把整堂課的時間都交給他。“也許在其他人看來這個傳統有點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但我們認為這就是最好的學習方式。”陳博說,敢于開口說話、敢于把所學東西大膽地展示出來,這門課才叫學好了。
同學情深隔空送祝福
如今,53名同學中,30多人在國外學習、生活,聽聞夏婧、賈兆寅結婚,4名同學專程從美國回漢觀禮?!拔覀冊浭蔷o密聯系的一個整體,有同學高中畢業后兜兜轉轉又在國外成了研究生同學,這種緣分我們格外珍惜,所以班上同學感情特別好。”班長陳博說。
而一些忙于學習、無暇回國的同學也隔空發來了祝福?!叭嘤?0多名同學都在美國,但我們一年也只聚過一兩次?!闭诿绹プx博士的女生羅薇感嘆,大家平時都太忙了,見面的機會并不多。這次賈兆寅和夏婧結婚,高中同學也只到場了十幾人,沒趕到的同學都通過E-mail、電話等方式表達了對新人的祝福。
而對學生中涌動的“出國潮”,饒開宏老師則認為“挺正常”?!霸谕庹Z類學校讀書的學生,他們想去國外開闊眼界,我很支持。”據饒老師介紹,全班高中畢業即出國的只有夏婧和當時的副班長黃子硯,她們分別被耶魯大學和牛津大學錄取?!岸鄶祵W生本科就讀于國內名校,畢業后獲得各種機會出國深造?!彼f,學生們競相出國,相互間的良性帶動作用也功不可沒。
雖然遠隔大洋,難得聚上一聚,但只要有時間,班上同學還是會通過各種方式交流?!半m然我工作了沒去國外繼續念書,但也和念了差不多?!标惒┠壳霸诒本┮患一ヂ摼W公司工作,他說,經常在網上和國外的同學聯系,除了聊聊彼此目前的生活,搞計算機的他也會和同專業的同學交流國內外最新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