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興生前照片。
李艷志攝
【閱讀提示】
他臨危受命,舍家奔赴余震不斷的映秀災區(qū);他勤勤懇懇,工作起來從沒有半點含糊;他在命懸一線的關鍵時刻,為了保住工程資料,放棄了逃生的最佳時機。他叫李文興,中國建筑七局援建映秀項目部總工程師。
李文興走了,他是被映秀特大山洪泥石流卷走的。“他原本是有可能逃出來的,但為保住工程資料犧牲了。”在泥石流到來時,李文興想到的不是逃命,而是跑向辦公室,心中想的是搶救保存著重要工程資料的筆記本電腦。
李文興是中建七局援建映秀項目部總工程師。“不管給他什么任務,他都會默默地去完成。”“他是一個把工作看得比生命還重的人。”這是人們心目中的李文興。正是因為李文興關鍵時刻頂?shù)蒙稀⒖康米。静琶棵堪阎匾こ添椖拷唤o他做。
臨危擔重任
“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
李文興1976年入伍,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83年轉業(yè)后,他在中建七局二公司第一工程處歷任管理員、技術員、助理工程師、項目副經(jīng)理兼技術負責人,一步步地成長起來。2004年3月,他轉入中建七局三公司工作。
2009年7月底,中建七局三公司援建人員正式進駐四川汶川映秀。映秀災后重建安居房項目共分6個片區(qū),一共65個單體,工程造價達2.4億元。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當時項目部急需一名總工程師,我第一個就想起了李文興。”中建七局三公司副總工程師、項目副總指揮、黨支部書記林孔順說,他和李文興在一起工作6年,合作過多個工程項目,李文興工作踏實,認真負責,專業(yè)水平高。全面負責災區(qū)援建項目的技術質(zhì)量工作,他是最合適的人選。
“不要去,也不能去,災區(qū)余震不斷,太危險。”妻子及書珍擔心丈夫的安全,極力勸阻他。“那邊生活太艱苦了,你再考慮考慮吧。”父母也不想讓他去那么遠的地方。
然而,公司領導找李文興談話時,這個已有30年黨齡的老黨員爽快地說:“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聽從召喚是黨性的體現(xiàn),忠誠企業(yè)就是忠誠黨的事業(yè)。我沒有任何意見,一切聽從組織安排,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就這樣,李文興奔赴四川,在映秀援建項目上開始了他新的征程。
嚴把質(zhì)量關
“一定要為災區(qū)人民建設高質(zhì)量的樓房”
震后的映秀鎮(zhèn)土質(zhì)松軟,地質(zhì)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安居房的設計包括川西、藏羌等多種風格,結構造型很多,施工過程中有大量的技術問題需要解決。李文興每天早晨6點鐘起床,白天在現(xiàn)場指導施工,晚上帶頭擬定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經(jīng)常工作到深夜。他說:“一定要為災區(qū)人民建設高質(zhì)量的樓房!”
援建項目從2009年8月8日正式破土動工,到2010年4月23日全部主體工程封頂,只用了短短的9個月時間。大家知道,越是搶工期、趕進度,作為總工的李文興,在技術質(zhì)量控制上的任務就越是繁重,不能有絲毫疏忽。
“李總工到現(xiàn)場巡察時那叫一個仔細,哪個施工節(jié)點的工序不合理,哪個鉚鉤的彎度達不到,他都要拍照,要求限時整改!”項目執(zhí)行經(jīng)理朱賀說,上主體時,澆筑的一個混凝土柱稍微偏了一點,按照技術規(guī)范要求,不會影響結構的質(zhì)量,但他檢查出來后,堅決要求砸掉重做,“他不允許技術細節(jié)上存在任何瑕疵”。
工程施工中,設計變化多,經(jīng)常邊設計邊施工,容易影響施工進度。李文興憑借對現(xiàn)場的熟悉和豐富的經(jīng)驗,親自畫圖設計,在辦公室一坐就是七八個小時,直到自己滿意才拿到設計院進行確認。設計方的擔子減輕了,李文興卻一直是“5+2”、“白加黑”地超負荷工作。
李文興平時寡言少語,不愛說話,但只要有人向他請教技術問題,他總是耐心解答,不厭其煩。與他接觸過的人都說,李總工這個人就是為技術而生的。
生命寫忠誠
“工程資料全在筆記本電腦里,我得把它帶出來”
援建映秀一年,李文興只在過年的時候回過一次家。父母年邁多病,就在他去映秀之前,母親被診斷出肺癌晚期。妻子一再催促他早點回家,李文興每次都說:“快了,快了,等工程完工就回來。”
8月13日晚,妻子像往常一樣和他通電話。“你趕快請假回家吧,媽快不行了,回來晚了就見不上最后一面了!”
“工程走不開,太忙了,等月底交了工,我馬上回來。”萬沒想到,李文興的承諾竟成訣別。
8月14日凌晨4時10分,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山洪泥石流堵塞岷江,洪水倒灌進映秀鎮(zhèn),重建中的映秀鎮(zhèn)再次遭遇劫難。
那天晚上,暴雨如注,項目部活動板房緊靠著的岷江,激流翻滾,驚濤駭浪。李文興一直忙著整理竣工資料,設計驗收方案,過了12點才上床休息。
睡夢中,敲門聲和喊叫聲使李文興驚醒過來。“洪水來了,趕快跑啊!”材料員汪曉鴻催促他快走。但沒想到,李文興從宿舍出來后,快速跑向了辦公室,“工程資料全在筆記本電腦里,我得把它帶出來!”
然而,李文興抱著電腦剛跑出辦公室,還未跑出板房,雙層活動板房轟然倒塌,被特大山洪泥石流沖向濁浪滔天的岷江,54歲的李文興消失在滾滾洪流中……為了映秀的重生,他留下了自己的生命。
李文興走了,但是中建七局三公司所有援建項目經(jīng)受住了泥石流的考驗。經(jīng)來自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學建設工程質(zhì)量事故鑒定中心等6家鑒定機構、26名專家鑒定,已建成的災后重建房屋及市政設施,結構完好,安全性和主要的使用功能未受影響。
如今,援建項目已經(jīng)全面復工,“中國建筑”打響了堅決完成援建任務,誓死建設美麗映秀的攻堅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