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寫在了聯合國的維和史冊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親筆吊唁“對其為蘇丹和平事業所作出的貢獻深表敬意”。
他,是聞名全國全軍的“見義勇為的英雄戰士”徐洪剛、“抗震救災英雄戰士”武文斌的戰友,是中國鐵軍部隊一名普通的士兵。
當兵6年,他因種種原因,錯過了汶川抗震救災等重大任務,卻有幸走出國門成為一名維和戰士。從踏進非洲紅土地那一刻起,積蓄在他胸中多年的使命之火熊熊燃燒,直到把26歲的生命留在了那里。
他,就是我國赴蘇丹瓦烏第六批維和工程兵大隊水電工、濟南軍區某裝甲團榴炮三連副班長謝保軍。
□ 干啥都有中國標準
維和戰場是一個全新的戰場,多樣化的軍事任務,需要多樣化的能力素質。走出國門前,謝保軍精心準備著。
謝保軍在國內就了解到,維和一線的條件非常艱苦,各種保障都要立足自我。為了盡快提高實戰能力,謝保軍自購《水電維修手冊》等書反復學習鉆研,還利用休息時間到駐地相關單位“取經”。
正是這種對使命的擔當和熱愛,兩個月下來,謝保軍的“看家本領”大增,一到維和任務區接連打了幾場漂亮仗。
去年11月份,聯蘇團第二戰區司令部保障區內一排燈柱損壞,先后幾個國家維和分隊的電工都沒能修好。謝保軍受領任務后,拆開燈箱,只見線路復雜,標牌全是英語,同去的戰友認為這是個“燙手山芋”,提議找工程部的外國專家來維修,謝保軍說,“咱是鐵軍戰士,沒有啃不下的硬骨頭!”連續5個多小時不厭其煩地檢測、研究、試驗,終于迎刃而解,讓負責此項工作的軍官德·胡安贊嘆不已。
中國工兵=中國速度=中國標準,是謝保軍心中持之以恒、孜孜以求的榮譽高地。
今年3月,大隊搭建戰區首座銀行辦公室過程中,官兵無論如何都無法將板房的鋼架結構對接在一起。“不是我們安裝技術的問題,是S形掛橫梁部件設計有毛病!”愛動腦筋的謝保軍經過仔細觀察后,向齊成喜大隊長報告。“不可能,這樣的板房我們以前定購過很多套,從沒出現問題,一定是你們技術不過關!”一旁的聯蘇團工程部工程師提出質疑。
事實勝于雄辯,謝保軍現場演示了幾遍,令那名資深工程師低下了頭。“為了不影響進度,這個部件我們中國工兵可以進行改造!”就在對方一籌莫展之際,謝保軍的建議解了圍。切割、焊接、打磨,謝保軍僅用兩天時間就完成了12套S形掛橫梁部件改造工作,大隊官兵加班加點安裝,戰區銀行如期建成。工程驗收時,工程部主管指著謝保軍說:“這名戰士,了不起!”
□ 和平用大愛來寫
“我們在認真履行好各自崗位職責的同時,要力所能及地為維和友軍、當地群眾多干一些事情,多用愛的光芒照亮和平的晴空,多為祖國的形象和聲譽掙分!”大隊政委殷永建授課時的這段話,記在了謝保軍的筆記本里。
一天午飯時分,瓦烏市區突遇大風襲擊,僅有的一排電線桿被吹得七倒八歪,當地政府辦公受擾、居民斷水斷電。大隊要求水電班派三名電工前往市區緊急搶修。
“班長,我帶人去!”謝保軍放下碗筷,火急火燎地趕往現場,查電、理線、豎桿,十幾米的高空連續作業4個小時。中途,瓦烏市政府工作人員勸他休息一下再干,謝保軍卻對其他兩名戰友說,干完再說,早點干完,就能早一些給駐地群眾送來光明。
天黑前,電通了、水來了,許多居民沖著累得癱坐在地上的謝保軍歡呼起來。
“我們一臺牙科綜合治療儀壞了,能不能幫忙修修?”這天,一所修女學校給維和大隊打來求助電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修理工孫振華和謝保軍兩人來到學校,一看便傻了眼:設備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不僅燈架損壞、觀察燈頭不能轉動,就連線路也不通。
配件學校找不來,當地又買不到,怎么辦?謝保軍靈機一動,對治療儀仔細檢查一番,并認真記錄相關數據后,匆忙返回部隊。燈架斷了,他焊接一段鋼管作為替代品;觀察燈頭不能轉動,他到車間加工出了一個撥拉手柄;線路不通,他帶著萬用表反復檢查,最終將所有的故障排除。
看著已經癱瘓了兩年多的儀器重新煥發生機,修女們爭相和謝保軍合影留念。
修公路、挖水窖、教種菜、送水、送藥、修電器……短短7個多月,他像對待家鄉人民一樣熱愛蘇丹人民,處處播撒愛心,先后32次為當地人民幫困解難。
□ UN城里最忙碌的人
聯蘇團的官員說:“UN城里最忙的是空調、發電機和中國工兵!”而大隊官兵卻說:“我們營區最忙最累的人是謝保軍!”
3月的蘇丹南部重鎮科瓦喬克正值旱季,白天平均氣溫高達50多攝氏度體溫表放在藥箱里面都爆了。DDR(武器換食品)辦公區建筑工地上,謝保軍和戰友們填深坑、運板材、建板房,每天連續工作10小時以上。
這里遠離UN城,大隊只有兩臺小型發電機,加油換機比較麻煩。謝保軍白天施工,晚上每隔3個小時還要給發電機加一次油,換一次機。過度勞累加上睡眠不足,有領導擔心他吃不消,要求晚上哨兵替替他。
謝保軍不領情,堅持自己來做。施工20天,他整個人瘦了一大圈,還經常尿血。
“他把任務看得比命還重,你不讓他干事簡直比要他的命還難受!”水電班長石慧豪曾鄭重其事地勸謝保軍“注意身體”,謝保軍嘴上應著,轉過身又是另外一回事兒。
280多個日日夜夜, 57項臨時任務,謝保軍始終像一根上緊的發條,終于累倒了。
5月24日早上,謝保軍突然感到頭痛難忍,被緊急送往蘇丹喀土穆首都醫院搶救,在與死神頑強抗爭了4天4夜后,他的心臟停止了跳動。此時,距聯合國授勛儀式僅剩7天。
謝保軍沒有等到這一時刻。6月5日,授勛儀式如期舉行。當聯合國駐蘇丹特派團總司令莊嚴宣布:“授予犧牲在維和一線的中國維和工程兵大隊戰士謝保軍‘維和特別貢獻獎’”時,大隊長齊成喜用顫抖的雙手小心翼翼地接過這枚勛章,爾后緊緊地摟在懷里,久久沒有松開。
多么沉重的勛章,熔鑄了一名戰士滾燙的熱血和年輕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