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分割亟待打破
“一卡通”的“通”,是指各項社會保險信息“通”用一張卡,方便參保者隨時隨地查詢自己的權益記錄,方便、快捷地享受社會保障服務。另一方面,這個“通”也還遠遠不是“通天下”的“通”,而是“本地通”的“通”——跨省市的社保“通”仍面臨統籌層次低的老大難問題。
截至2009年底,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部出臺了實施養老保險省級統籌辦法,如期完成在全國建立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的目標。“省級統籌”這一1987年國家主管部門便已提出的改革目標,歷時22年、在高層給出明確截止日期的強力推動下,才得以艱難實現。然而對于養老保險而言,全國統籌才是最終目標。目前的社會保險法草案對此已有明確規定,也有高層消息人士表示,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時間結點定在2012年。
而情況更為復雜的醫療保險,目前多數地方實行的還是地市級統籌,省級統籌的目標看似相當遙遠。目前跨省市的醫保“漫游”多以“城市間協議”的方式“批量處理”。
“社會保障發展要在‘十二五’期間提升內在質量、實現制度精細化、讓參保者得到更多實惠,取得實質性進展,關鍵在于打破地方分割的管理方式”,何平指出。
省級統籌最大阻力來自于地方利益的平衡,涉及到上下級政府財政“受益受損”的利益博弈。因此,跨省市、跨地區的醫保“漫游”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制度問題、利益問題。但是,隨著“十二五”期間人才流動的進一步活躍,更多獨生子女異地就業后父母異地養老看病的情況也將增加,醫保不能異地漫游的現實問題已經越來越突出地擺在各級決策者面前。
而另一方面,“統籌層次是一個辯證的命題,層次太低固然不好,但集中度太高也有問題”,何平說,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央地責權劃分,集中度太高了雖然可以在“公平跨度”上實現提升,卻會將壓力過多地轉移給中央,使地方擺脫應有的責任。
“特別是醫療保險,在全世界都是個難題。統籌層次上要合理劃定央地權責,調動央地兩方面的積極性,注意處理其間的利益協調關系,小心謹慎,穩妥推進”,何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