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檢索:王義生,男,51歲,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公安交警大隊城區中隊九峰路口執勤民警。創造年糾違8000多人次無投訴的成績,他服務的交通崗亭還成為“街頭便民站”,被命名為“王義生文明執法示范崗亭”。
人物感言:左手殘疾了,我可以用右手服務市民。
面對在車水馬龍中穿梭的交警王義生,誰也不可能想到他是一名左臂致殘的人。
51歲的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公安交警大隊城區中隊九峰路口執勤民警王義生盡管左臂致殘,但他在這里堅守了14個年頭。他不但恪盡職守,還成為“街頭便民站”。他的特殊執法方式創造了年糾違8000多人次無投訴的成績,他的為民服務實踐感動了黃巖和臺州。
近日,這個交通崗亭被命名為“王義生文明執法示范崗亭”,這是全國交警系統第一個以交警姓名命名的示范崗亭。
在30多年的從警生涯中,14年前的一次任務讓王義生落下終生殘疾。傷愈后,交警大隊的領導準備安排他到相對輕松的后勤或違章處理崗位工作,可王義生堅持繼續從事路面執勤。他說:“左手殘疾了,我可以用右手服務市民。”
從此,每天自高峰期來臨前的早上7時30分,到晚上高峰期后,5000多個日日夜夜里,王義生就像一顆螺絲一樣緊緊擰在九峰路口,再未調換過崗位。
從臺州市農科院退休的梁易開雙目失明,每月都要經過九峰路口到對面的紅十字醫院治療。兒女在外地,不能每次都送他過馬路。王義生就主動承擔起這個工作,不但把老人扶過馬路,而且幫助掛號,還送老人回家。
從老人、兒童到殘疾人,王義生14年中記不得自己幫助過多少人。凡是從這個路口經過的行人,見了王義生就豎起大拇指,出租車司機路過時搖下車窗打招呼……
王義生服務的崗亭里有不少無償服務項目:“老王便民傘”——無償提供給路人遮陽擋雨;“老王反光貼”——免費粘貼反光膜,為夜間騎車人增加安全系數;“老王便民箱”——里面裝滿了防暑降溫、跌打損傷常用藥品……
王義生深知,交警每天同市民打交道,還要進行違章處罰,非常容易同別人產生矛盾。執行怎么讓百姓認可?王義生摸索出一套“2345”工作理念。
“2”是指克服不愿管、怕麻煩,不敢管、怕報復兩種心理;“3”是規范指揮動作、規范執勤用語、規范執法程序;“4”是查糾違法時,耐心做好法律法規解釋、貼心做好事實依據解釋、真心做好違法危害解釋、誠心做好處理結果解釋;“5”是不說與理無據的話、不言傷人自尊的話、不喊高聲訓人的話、不講語氣過激的話、不接氣氛不利的話。
現在,“王義生工作法”已被黃巖區交警部門以文字形式貼在各單位。不少殘疾人看到王義生的事跡后,自發組織“愛心接力”,為路人提供遮陽傘、買藥品送到崗亭。
來源: 工人日報 編輯:張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