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一個普通的煙草女工,為了這個簡單道理,在丈夫生病離世后留下的100多萬元外債面前,她沒有逃避,毅然決定替夫還債。整整4年,她用一位中原女性的特有的質樸和堅毅,記錄了一段感動天地的誠信檔案,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誠信的無價。
屋漏偏逢連陰雨
2003年,駐馬店市煙草公司城區分公司員工劉桂花的心里像重重地壓上一塊石頭。丈夫張東亮為做生意的劉某擔保貸款100萬元,劉某做生意虧本后,從此無影無蹤,銀行整日催著張東亮償還這筆貸款。
曾經在部隊任過旅參謀長的張東亮為還清貸款,找戰友和朋友借了100多萬元,分3次全部還清了貸款和利息。天有不則風云,貸款還清不到一年,2005年12月26日,張東亮患肺癌在花費了20萬元醫療費后撒手入寰,給劉桂花留下了100多萬元債務。命運瞬間把劉桂花推向了苦海……
就在劉桂花與兒子悲痛欲絕的時候,借給老張錢的親朋好友也很為她擔憂。劉桂花主動向大家承諾:“只要是俺家老張欠的錢,我都會認下,我砸鍋賣鐵也要還清大家的賬!”
當時,48歲的劉桂花,望著空蕩蕩的屋子,欲哭無淚。100萬多元債務,對于劉桂花來說是個天文數字。
然而,面對災難,她沒有因此趴下,而是挺直腰桿,執著地堅守“欠債還錢”的道義,艱辛地踏上了漫漫還債路。
人死了賬不能爛
有“好心人”勸劉桂花說:“俗話說‘人死賬滅’,老張的欠款你又不知道,人死了,可以不認這個賬。”沉浸于亡夫之痛中的劉桂花堅毅地說:“夫賬妻還天經地義,當初人家幫老張救了急,俺不能忘恩負義。更不能干昧良心的事!”
其間,也有人同情她的遭遇,不要她再還了,可她堅決不同意。
劉桂花理解這些好心人不讓還款的好心,她說:“你們也有一家子,都是靠工資吃飯,誰也不容易啊。”
100多萬是一筆如山重債。劉桂花為了讓債主們放心,挨家挨戶登門向債主表態:“俺家老張人死了,但賬不能爛。這錢我有責任來還,我還不完,讓孩子接著還!”在一些人擔心借款有去無回時,劉桂花主動找到債主改寫借條,把丈夫的名字換成了自己的名字。有些沒借條的,只要有借款事實,劉桂花全部認賬。此舉讓借過款的朋友、同事和親戚十分感動。
其間,她請來了親戚,語重心長地說出了先還朋友、同事,最后還親戚的還款計劃,并得到他們的認可。
一個月后, 她把丈夫的補助工資,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取出來,替丈夫償還第一筆6萬元的債務。
在劉桂花償還的欠款中,有一張欠條,只寫了“趙軍平10萬元”6個字。劉桂花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才打聽到債主是河南省電子工業公司的老張的一個老戰友。當她把10萬元賣房錢送到趙軍平家時,趙軍平怎么也沒有想到。
趙軍平說:“我和老張是多年的戰友,他去世了,我想錢是老張來借的,你也不一定知道,就是知道,你們孤兒寡母用什么還,我壓根就沒想要這筆錢。”
哪年哪月哪日還了多少,還欠多少,在劉桂花的賬本上,每一筆都記得清清楚楚。她說:“每償還一筆債務,我就長出一口氣,像是闖過一道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