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如此,以上兩個樓盤每平方米超過1.4萬元的價格,還是讓不少人卻步,南京部分樓盤還出現了每平方米4萬元的高價。
剛跳槽到杭州工作的齊軍看著一家中介機構門口的房源信息欄,表情凝重:“幾十平方米到幾百平方米之間,價格卻高達200萬到900萬元不等,看來只能等中了彩票再買房子了!”
在中國西北烏魯木齊市,市中心一處名為“時代廣場”的樓盤每平方米售價也高達1.6萬元。
一些房地產業界人士表示,盡管目前二、三線城市高價樓盤并不普遍,但卻越來越多。
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住房綠皮書: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0-2011)》指出,開發企業投資的規模依舊保持穩定增速,嚴厲的調控政策減緩了推盤速度,住房銷售波動幅度加大,向二、三線城市擴張成為多數房企市場擴展策略。
不少業界人士分析,除了二、三線城市的剛性需求外,隨著一線城市房產調控細則陸續出臺,一些炒房者有向二、三線城市移動的跡象,相比一線城市每平方米高達兩三萬的房價,二、三線城市的房價對于投資者極具吸引力,房價上升空間大。
中國社科院《住房綠皮書》顯示,今年中國大中城市房價泡沫程度偏大,部分城市房價泡沫程度過大。泡沫指數最高的前7個城市分別是:福州、杭州、南寧、青島、天津、蘭州、石家莊。這些城市的泡沫成分均占實際價格比例的50%以上。